北市18日跟進「輕症在家隔離」 常備藥只能吃普拿疼?居隔QA一次看!
生活中心/王溫鈴報導
台灣疫情延燒,已連2天單日本土新增確診數破千例,而繼新北市後,台北市明 (18)日起也將於信義區試辦「輕症在家隔離」,目前高雄、花蓮、台中、基隆、宜蘭等縣市也陸續送公文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洽詢細節,持續朝「新台灣模式」前進,達到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目標。

而有關輕症確診個案的居家照護的條件有哪些?解除隔離條件?和在居家隔離期間是否應準備某些藥品,和最重要的出現什麼症狀應盡速就醫?整理以下幾點常見QA,供民眾參考!

1:輕症在家照護的適用對象有哪些?
A:確診者及同住者年齡須在64歲(含)以下,且未懷孕、未洗腎,不符合條件者,依分流收治原則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醫院。
除因必要照護或被照護需求,確診者不得與65歲以上、懷孕或洗腎之未確診者同戶隔離。

2:居家環境條件要求?
A:確診者以1人1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可多人1室;而同戶於其他房間隔離的未確診者最多4人,減少群聚風險。
如需共用衛浴設備,每次使用後均需由本人適當清消,以稀釋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消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家中共用空間儘量對戶外開窗確保空氣流通。

3:確診者和同住未確診者的解隔條件為何?
A:確診者須同時符合2項條件才能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1)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2) 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的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
至於同住之未確診者:距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

4:居隔前可自行準備哪些常備藥?
A:由於符合居家照護的輕症者很少需要抗病毒口服藥,因此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假設症狀只有頭痛、發燒,那吃普拿疼就夠了,若有流鼻水、打噴嚏,可再準備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類藥物,還有其他不適症狀,都可預約視訊診療。

指揮官陳時中則說,普拿疼只是某廠牌的商品名,成分主要是「乙醯胺酚」,而乙醯胺酚的學名藥非常多,供應十分充足,不用侷限買哪種廠牌。
5:成人輕症居家照護期間,出現哪些徵兆須盡速就醫?
A:若出現喘氣/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抽搐、皮膚/嘴唇/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

6:兒童確診出現哪些徵兆須快送醫?
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一般常見4大症狀為:咳嗽、流鼻水(鼻塞)、發燒及全身倦怠等,不過小朋友要特別要注意,若有抽搐、意識不清、意識改變等腦炎或全身性感染的警示徵兆;如呼吸困難,代表可能有肺炎;急性胸口悶痛,可能有影響到肺部或心肺功能;冒冷汗、嘴唇發青就可能是休克、缺氧。

7:輕症在家照護需要吃抗病毒口服藥嗎?
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抗病毒口服藥目前主要給65歲以上或具風險因子的確診者,預防演變為中重症,這些族群通常送到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會在醫院或集檢所直接投藥,符合居家照護的輕症者很少需要抗病毒口服藥。
《民視新聞網》關心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延伸閱讀;%20}%20.cls-2%20{%20fill:%20%23fff;%20}%20.cls-2,%20.cls-3%20{%20fill-rule:%20evenodd;%20}%20.cls-3%20{%20fill:%20%23ff681d;%20}%20.cls-4%20{%20fill:%20none;%20stroke:%20%23c6c6c6;%20stroke-width:%201.3px;%20}%20%3c/style%3e%3cmask%20id='mask'%20x='0'%20y='0'%20width='1.3'%20height='30'%20maskUnits='userSpaceOnUse'%3e%3cg%20id='mask-2'%3e%3cpolygon%20id='path-1'%20class='cls-2'%20points='0%200%201.3%200%201.3%2030%200%2030%200%200'/%3e%3c/g%3e%3c/mask%3e%3c/defs%3e%3c!--%20Generator:%20Adobe%20Illustrator%2028.7.1,%20SVG%20Export%20Plug-In%20.%20SVG%20Version:%201.2.0%20Build%20142)%20--%3e%3cg%3e%3cg%20id='_圖層_1'%20data-name='圖層_1'%3e%3cg%20id='Web版'%3e%3cg%20id='_財經-首頁'%20data-name='財經-首頁'%3e%3cg%20id='Hot_6-10'%3e%3cg%20id='topic'%3e%3cg%20id='topic_after'%3e%3cpath%20id='Fill-1'%20class='cls-3'%20d='M16.7,9.8l-5.9.8c-.9.1-1.3,1.3-.7,1.9l1.4,1.3-4.8,4.7L.7,14v4.9l5.1,3.8c.8.6,1.9.5,2.6-.2l6-5.9.9.9c.7.7,1.8.3,2-.6l.8-5.8c.1-.8-.5-1.4-1.3-1.3'/%3e%3cg%20id='Group-5'%3e%3cg%20class='cls-1'%3e%3cline%20id='Stroke-3'%20class='cls-4'%20x1='.7'%20y1='0'%20x2='.7'%20y2='30'/%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g%3e%3c/svg%3e)
周玉蔻確診來賓受波及?李秉穎「昨才上她節目」又開兒童疫苗會議
2022-04-21 10:53「真人版娜美」林明禎香港新生活 自曝「擁2間房」財力超雄厚!
2022-04-20 17:11冬末春初「熊出沒」注意!半月已6起 玉山八通關又拍到台灣黑熊
2022-04-20 15:24分辨「變異株」比「疫苗」更重要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不要自己嚇自己
2022-04-20 10:06台中人不買921震前房?25年中古屋他猶豫 內行人分析「自住」成關鍵
2022-04-17 18:01盤點5大「混血女神」Angelababy排最後?冠軍是她美貌實力兼具超幸福
2022-04-17 17:34羽球/戴資穎睽違2年在台灣亮相 僅24分鐘「合庫開紅盤」先取1點
2022-04-17 16:12「豬會研究自己吃什麼?」杜汶澤曝迷失過 黃秋生重話點醒:你就是豬!
2022-04-17 15:01阿嬌鍾欣潼撇「暴肥」曬自拍 女神回歸演「青蛇」網讚:美到忘記呼吸
2022-04-17 14:18《夜市人生》廖家儀嫁去香港撇清:我不是嫁富商!睽違2年返台同框佩甄
2022-04-17 11:302歲童確診父哽咽:希望有奇蹟 媽媽悲痛曝現況「簽放棄急救」
2022-04-16 15:16本土確診再破千!王思佳挺病毒共存 「4句箴言」超中肯:明白我指什麼
2022-04-16 17:02莫斯科號遭烏克蘭擊沉 俄官媒矛頭指北約:「第3次世界大戰」開打!
2022-04-16 11:35聯電榮譽董事長「兩國論」談台灣 曹興誠看2024:國民黨沒人才!
2022-04-16 08:50昔聲援港警「可以打我了」 政府強徵39戶居民怒吼:上海警察打人!
2022-04-16 10:2712歲男童釣到「3公尺恐龍魚」大讚:好吃!搏鬥50分鐘驚險過程曝光
2022-04-15 14:20柯文哲、蔡英文「割包對決」四叉貓一圖對比尷尬了!民眾黨「狗包」挨轟
2022-04-15 10:06莫斯科號遭「烏克蘭天氣炮」擊沉 俄國官方理由他傻眼:比博恩還幽默
2022-04-15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