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影)/一張駕照效期52年!養出馬路三寶?
專題組/吳永淳、尤彩礽 台北報導
最近又發生高齡駕駛肇事的事件,尤其三峽事件後,不少人開始質疑,一張駕照從 18 歲取得後,竟然可以使用長達 52 年,直到 70 歲才需要換發,這樣真的合理嗎?而台灣每年有近三千人死於交通事故,肇事者並非者是高齡者,因此路權團體疾呼應建立「全年齡回訓制度」,淘汰不適任駕駛。


國內目前的考駕照規定,不管汽、機車都必須年滿18歲才有應考資格,只不過,汽車比機車難考,因此許多人會去駕訓班學。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監事黃飛發指出,一般駕訓班為期一個月,為了在短時間讓民眾考上駕照,教練都習慣用「口訣」的方式教授,但,要真正學到開車技術的精髓,其實是要建立人車一體的「車體感」。

不過,人車一體的「車體感」需要時間建立,因此,考駕照到駕訓班學仍是捷徑,但這種速成的方式,使得許多駕駛人即便考過了,面對實際道路上的各種突發狀況,仍難以應變,導致鬼切、不打方向燈、逆向行駛等危險駕駛行為層出不窮,成為令人詬病的「馬路三寶」。

由於台灣一張駕照,從 18 歲取得後,可以一直用到 70 歲再換照,等於效期有52 年,但台灣交通法規、標誌標線日新月異,縱使有道安宣導,仍無法有效終止馬路三寶的行為,所以路權團體呼籲,要建立「全年齡回訓制度」,也就是所有駕駛人定期重新再回駕訓班上課,黃飛發表示,回訓可以很精準的告知駕駛人現行的法規與罰則,對於交通安全比較有幫助,對於終止馬路三寶,有相當程度的貢獻,事實上 回訓是目前的國際趨勢,像是美國三到十年回訓一次,日本則是每三年一次。更完整深入報導,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