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末日大地震」掀恐慌!台、日學者揭「關鍵真相」:不會毀天滅地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透過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今年7月5日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引發台、日等周邊國家的恐慌及擔憂,距離末日預言的時間點剩下不到5天時間,各界討論度就越來越高,對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1日)邀集台、日地震領域專家,於南投「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舉行跨國直播對談,從科學角度解析這次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呼籲大家不用過度恐慌,並專注於日常防災準備。


《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曾精準預言311大地震及黛安娜王妃之死,新版作品中再度預言今年7月5日將發生災難級大地震,伴隨巨型海嘯與陸地劇烈變動,影響範圍恐波及台灣、菲律賓與香港,引發不少民眾恐慌,連帶影響日本的觀光產業,距離預言所說的時間不到5天,今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地震.預言.啟示錄》直播活動,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梁文宗明確表示,漫畫中所述台灣將與香港連在一起的情節是「無稽之談」,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他以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為例,說明即使是造成6至7萬人死傷的重大災害,也未曾導致陸地板塊發生大規模移動。


另外,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博士熊衎昕表示,日本南海海槽確實每100至150年會發生一次大地震,前一次是發生在1944年的昭和東南海地震,她強調「大地震一定會再來」,但目前科技僅能推估規模、發生機率,以及可能引發的海嘯,無法精準預測發生的時間,中央大學地科院教授吳祚任補充,台灣已建立多道海嘯預警系統,若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地震,海嘯抵達台灣的時間分別是約2.5小時影響台灣東岸、3小時到台北、5小時至西海岸,預估海嘯高度約1公尺,僅宜蘭需要稍微注意,民眾不用太擔心;最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徐典裕則呼籲大家應該擺脫預言造成的困擾,將重點放在實際可行的防災準備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