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突傳「30奈秒強烈短波」外星人來電?科學家震驚:是一顆1960年的死衛星
國際中心/黃鄒承恩報導
近日澳洲天文學家意外接收到一段強烈無線電訊號,最初以為是某個未知天體,經追查後驚覺來源竟是一顆早在1967年報廢的NASA衛星,引發天文圈熱議。這段異常電波是在西澳ASKAP無線電望遠鏡掃描夜空時偵測到的,當時研究團隊原本預計觀測的是遙遠星系中的「快速無線電爆」(FRB),卻在2023年6月記錄到一個長度僅30奈秒的超短訊號。其波形極強,初步判斷無法歸類為天文現象,反而來自地球近軌道。團隊一度誤以為是來自未知近地天體,甚至臆測為外星訊息,一時之間陷入激動與困惑。


這道來自近地軌道的神秘訊號,經分析後被鎖定為來自距離地球約4500公里的方向,與1964年升空的NASA衛星Relay 2軌道高度吻合。Relay 2於1964年升空,曾參與1964年東京奧運的跨洋轉播實驗,服役三年後因設備故障於1967年退役,自此成為漂浮太空中的「死衛星」。此次訊號的出現,讓團隊震驚,「這顆衛星沉寂超過半世紀,為何突然發出這麼強的訊號?」雖然最終發現並非新型星體,研究人員仍認為這可能是Relay 2的「最後一聲」,對人類理解太空環境具有警示意義。

至於訊號的具體成因,目前主要有兩種科學推論。第一種為「靜電放電說」,即衛星外殼經長年累積靜電後,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瞬間放電並釋出無線電波;另一種則是「微流星撞擊說」,即高速撞擊在衛星金屬表面瞬間產生高熱與電漿,釋出瞬間訊號。後者因條件特殊,發生機率相對較低。無論哪一種可能性,皆突顯太空垃圾與報廢衛星在特定狀況下仍有「聲音」,提醒科學界未來在觀測宇宙深處訊號時,須更警覺人造物干擾風險,強化偵測識別,避免誤判為天文異象甚至外星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