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90%!缺乏足夠客戶 三星推遲美國德州廠竣工
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德州投資興建的半導體工廠,近來傳出進度延宕,主要是因為遲遲無法取得足夠數量的客戶。這項原訂2024年啟用、位於德州泰勒(Taylor, Texas)的設施,是三星440億美元投資計畫的一部分。但儘管工程已完成超過9成,設備安裝卻尚未展開。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指出,這座工廠雖然在硬體上已有進展,卻因客戶數量不足而被迫調整時程。有知情人士透露,三星一度規劃該廠生產4奈米晶片,後來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而升級至2奈米節點,但成本與整體改造工程龐大,導致整體進度延後。該公司雖未具體回應是否面臨客戶流失,但已表明仍計畫於2026年啟用該設施。
先前三星曾宣布,該廠預計將能與台積體競爭,藉此打入尖端製程市場。然而,Trendforce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占高達67.6%,而三星僅占7.7%。面對市占壓力與產能利用率不振,三星的代工業務也傳出良率不穩與訂單縮水問題。
三星建廠延宕的問題不僅影響內部營運,也波及外部供應鏈。根據《路透社》早前披露,由於設備延遲交付至泰勒廠,包括ASML等製造商與當地小型供應商也受到牽連,部分供應商甚至被迫另尋生機。同時,2023年全球裁員潮中,三星在德州的部分員工也遭裁撤。
報導中提到,這座工廠的建設工作由三星物產(Samsung C&T)負責,其提交給南韓監管機關的報告指出,截至今年3月,該工廠已完成91.8%,但完工時程從原訂的2024年4月延至今年10月底。而韓國媒體《The Elec》在4月曾報導,實際目標疑似已改為2027年2月,顯示該工廠在啟用方面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三星方面雖向《日經亞洲》表示計畫不變,並持續改善2奈米製程良率,強調已取得部分次於5奈米節點的訂單,特別是AI與高效能運算(HPC)用途。不過,分析師喬(Joanne Chiao)指出,即便設備進廠、技術到位,若無足夠客戶與穩定補貼支撐,產能擴充仍將受限。
相較之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雖一度因人力短缺與施工困難而延誤,最終還是順利量產,並成功吸引Nvidia、AMD、Amazon與Google等主要AI客戶。台積電更於2024年宣布擴大投資規模至1000億美元,進一步強化其在美國市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