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影)/改建後反而人變少! 傳統市場該不該現代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5/07/07 12:18:17
更新時間:2025/07/07 21:27:31
FaceBookcopyLinkLine

專題組/唐郁荃 施岑諺  新北、高雄報導

傳統市場主打商品新鮮、價格實惠,還有一股濃濃的人情味。但開放式的空間經常導致各種氣味夾雜,加上通風不良,每到夏天便酷暑難耐,甚至在部分市場,民眾還得和機車爭道。因此隨著連鎖超市和美式賣場崛起,有愈來愈多人漸漸不再到傳統市場採買。經濟部統計,2021年到2023年間,全台就收掉了上百座傳統市場。

異言堂(影)/改建後反而人變少!  傳統市場該不該現代化轉型?
改建後反而人變少!傳統市場該不該進行現代化轉型? (圖/民視異言堂)


異言堂/改建後反而人變少!傳統市場該不該進行現代化轉型?
五股市場的外觀和內裝都相當漂亮,封閉式的建築內全面放送冷氣,逛起來相當舒適。 (圖/民視異言堂)

但異言堂團隊到訪新北市第一座現代化市場–五股公有市場,卻發現傳統市場改善硬體設備,客人也未必會回流。五股市場的外觀和內裝都相當漂亮,封閉式的建築內全面放送冷氣,逛起來相當舒適,而且,下水道也裝設了截油槽、靜電處理設備,避免散發異味,解決了不少傳統市場的沉痾。但到訪五股市場的人潮,卻從開幕後便不斷下滑。記者發現,五股市場內有不少攤位退租後,被拿來堆置雜物,或擺放桌椅當作用餐區。

異言堂/改建後反而人變少!傳統市場該不該進行現代化轉型?
市場內有不少攤位退租後,被拿來堆置雜物,或擺放桌椅當作用餐區。 (圖/民視異言堂)

在市場內經營豬肉攤的雅雯表示,市場剛開幕時,申請的攤位數量曾多達上百攤,但因為來客數量下滑,現在有許多攤商都離開了。而在攤商陸續退租後,客人走進市場的意願也下降不少。兩者形成惡性循環。中山大學博雅教育中心的吳亦昕助理教授指出,像五股市場這樣「一次到位」的現代化傳統市場,經常面臨類似問題,原因在於民眾的消費習慣,不會這麼輕易就改變。

異言堂/改建後反而人變少!傳統市場該不該進行現代化轉型?
現代化傳統市場,排除了大量「機車菜籃族」及老人代步車前來消費的可能性。 (圖/民視異言堂)

她舉例,放冷氣的現代化傳統市場,雖然對行人而言,逛起來比較舒適,但卻排除了大量「機車菜籃族」及老人代步車前來消費的可能性,客源大減,生意自然難以支撐。她建議傳統市場的現代化轉型,應該放慢腳步,先從規定機車進入市場應該遵守哪些規定開始。等到大家都能做到了,再進行下一階段,更容易成功。

異言堂/改建後反而人變少!傳統市場該不該進行現代化轉型?
蔬果攤老闆阿銘表示,傳統市場朝現代化轉型,是時勢所趨。 (圖/民視異言堂)

目前五股市場內的攤商和自治會,正在想辦法,把人流帶進市場。因為地理位置鄰近高速公路交流道,自治會努力和旅行社接洽,希望前來觀光的遊覽車,可以來到市場短暫停留。而攤商們也透過線上團購網,或是向外開發客源的方式,以多元化的管道穩定生意。更完整深入報導,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完整專題報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