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對墨課30%關稅衝擊台廠? 學者:仍有談判空間

發布時間:2025/07/13 14:57:11
更新時間:2025/07/13 14:57:11
FaceBookcopyLinkLine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3日電)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墨西哥開徵30%關稅,學者表示,東南亞和墨西哥是台廠海外布局的重點,高關稅推升成本,將影響台商競爭力,不過現在公布的稅率並非最終結果,談判仍有轉圜餘地,建議廠商待對等關稅政策明朗化後再調整因應作法。

美擬對墨課30%關稅衝擊台廠? 學者:仍有談判空間

在近岸外包趨勢下,近年來台廠陸續赴墨投資設廠,根據統計,赴墨投資台商已超過300家,主要為電子製造服務(EMS)、機械、汽車零組件和紡織等廠商,其中以「電子6哥」為代表,包括鴻海、和碩、緯創、廣達、仁寶和英業達。

川普自7日簽署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以來,已陸續發出20多封關稅函,包括致函墨西哥、歐盟領導人,通知將對墨西哥、歐盟輸美商品課徵30%的新關稅,但在8月1日生效之前,仍有斡旋空間。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因為廠商從中國出口到美國被課徵高關稅,近年供應鏈重心移轉至墨西哥和東南亞等國,不過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國的生產效率沒有中國好,加上現在又被課高關稅,成本上升,台商的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

但吳大任指出,川普近期對多國宣布高關稅是在做極限施壓,希望對方讓步,各國還是有機會繼續談判;台灣可能也面臨類似狀況,若最後宣布稅率達25%、30%,繼續談判還是有機會爭取較低關稅。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表示,近期歐盟、日本、韓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雖然收到川普關稅通知,但並不是最終稅率,各國都還有轉圜餘地,不過這的確也讓台灣談判進度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邱達生分析,即便台積電宣布赴美再投資1000億美元,並在美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但川普在乎的是談判過程中「你要全盤接受」,自4月起日本政府派員赴華府談判7次,不過在汽車和稻米有些堅持,近期美國對日本宣布稅率比4月高出1個百分點,達25%。

台灣方面,邱達生指出,賴總統、行政院近日提到,談判過程會保障國民健康和權益,這可能暗示不會放行美豬美牛;但未來美國若對台灣祭出恫嚇性關稅,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可以繼續和美國談判,對等關稅實施時間也不見得鎖死在8月1日,需觀察美國政府後續動作。

至於台廠該如何因應高關稅,吳大任表示,廠商海外買土地、蓋廠需要花很大資金,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部分國家可能遭遇資金撤出、資產價值大幅縮水等困境,廠商海外布局恐怕面臨資產減損的風險,建議8月1日對等關稅政策明朗化後再調整因應作法。

邱達生表示,川普目標是再工業化,但美國並非封閉的經濟體系,還是需要進口中間材、材料和設備等,墨西哥台廠目前可能面臨8月前拉貨潮,以及對等關稅正式實施後訂單暫緩狀況。面對美國課徵高關稅,企業難免心有不平,赴美投資也須考量成本,因此現在可能還在觀望階段。

根據駐墨西哥代表處經濟組估計,台灣實際對墨投資金額約30億美元,總僱用員工數逾5萬人,估計赴墨投資台商已超過300家,包括上市櫃公司及中小型重要廠商,主要投資類別涵蓋雲端或工業用伺服器、電腦、網通設備組裝、馬達、汽車零配件、塑膠射出、紡織成衣、家具、電扇等。(編輯:林淑媛)114071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