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威京法務「認罪行賄」作證改口!柯文哲庭上噴台語「6字」又爆:他快要哭了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
京華城案今(17日)續審法院傳喚前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出庭作證。陳俊源先前配合公司捐出30萬元給民眾黨,檢方偵訊時承認行賄獲緩起訴確定。然而,面對今日庭上追問,陳對於為何捐款及相關過程卻無法說清楚。對此,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當庭批評,陳俊源在偵查階段被一問再問,到第五次才認罪,根本是不正訊問,他更以台語感嘆整起過程如同「當作被鬼打到」。


柯文哲臉書小編今(17日)發文整理,公開柯出庭時的發言與庭訊紀錄。對於陳俊源在檢調偵查期間最終認罪、獲得緩起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庭訊中不滿表示,這是一場典型的「不正訊問」。柯文哲提到,他讀過陳俊源的筆錄,發現陳在每次接受檢察官訊問時都堅稱「這不是行賄」,卻在一次又一次被傳訊、反覆遭問同樣問題後,到了第五次才認罪。柯直言:「這就是不正訊問。」他批評檢察官雖聲稱程序合法,但實際上是用重複偵訊的方式逼人低頭,「你只要不認罪,我就一次一次叫你來問,問到有一次你就會認罪」。
陳俊源為京華城案負責撰寫陳情書的法務經理,並在公司要求下捐出30萬元給民眾黨,儘管在偵訊過程中他八度否認行賄,最終仍認罪並換得緩起訴,柯文哲認為,這個過程「很離奇」,而今早的庭訊更讓人感到茫然失序。柯進一步指出,他理解陳俊源當下的心態,是出於無奈才妥協,以台語形容「當作被鬼打到」。陳俊源庭上強調,自己僅負責撰寫陳情信,後續交件、送達等細節皆不清楚,但檢察官仍不斷重複相同問題,甚至「跳針式」問答毫無進展。庭訊中,檢察官針對陳情信的處理流程步步追問,包括「陳情信最後怎麼處理?」、「這些陳情信最後怎麼交給柯?」但陳俊源皆以「我不知道」作答。

柯文哲質疑「陳情信究竟是不是賄款?誰撰寫、怎麼交付,為何需要這樣一再確認?」他批評檢察官將這些無關緊要的細節視為「重中之重」,質疑偵辦方向是否合理。柯也為陳俊源辯護,指出他在撰寫陳情信時非常謹慎,刻意避免給人關說聯想,內容著重於京華城依法應有的權益爭取。至於捐款一事,柯說明,陳是在109年配合公司捐出30萬,因公司前一年度虧損無法自行捐款,才請他代為處理,且陳一直認為該筆款項不是賄賂,根本不可能對容積審議產生影響。
柯文哲提到,陳俊源一再強調:「我不認為這是賄款,不然我不會匯款。我也認為這30萬無法影響京華城容積審議。」然而,廉政署仍不斷傳訊他,並在未提供實質證據下,指稱他在捐款後,柯文哲就同意京華城案進入都委會審議,認為他涉嫌《貪污治罪條例》中違背職務行賄的共犯或幫助犯,並對他表示,如果願意認罪,將可從輕發落。面對壓力,陳最終表示:「雖然我沒有行賄市長,但可能造成檢方覺得這是構成行賄的犯嫌,經過檢察官諭知,我現在想也覺得確實不妥。所以我願意認罪」。柯文哲稱,陳俊源認罪的真正原因,是檢察官威脅他「犯罪嫌疑重大」,不能不起訴,但可以說服法院讓他緩起訴,他考量無法負擔訴訟,因此才認罪。
柯文哲看著陳俊源再次在法庭上被檢方反覆逼問,情緒激動地說,陳的遭遇就像是自己的縮影,「你不認罪就繼續押,就這樣啊,反正關的又不是你們,這就是我對台灣司法最大的指控!」他呼籲司法機關不要預設立場,把每個人都當成壞人。柯文哲也提到,就算沈慶京當時來找他討論案情,他也是基於市政陳情理應接待,從未指示任何下屬替對方施壓或關說。柯反問「為什麼見面就一定是要幹什麼?」,接著提到陳俊源快哭了,「他(陳)一定會哭的啦!他已經快要哭了!」檢方作法是不認罪就傳訊,「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他就認罪了,不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