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CSP財報接力 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強勢起飛
財經中心/陳致帆 報導
美國四大雲端服務業者(CSP)的財報接力賽即將展開,台灣時間24日由Google母公司Alphabet率先揭曉,微軟與Meta將於31日一同發布,亞馬遜則訂於8月1日登場。除了營收與雲端服務表現成為市場焦點外,這些巨頭龐大的資本支出規模,更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的經營動態。

法人預期,隨著四大巨頭持續加碼AI算力投資,軍備競賽持續升溫,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的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和碩等業者將迎來成長機會。尤其鴻海與緯創作為輝達的主要供應商,除因應AI GPU相關產品需求外,OEM及品牌客戶的訂單也維持高度能見度。據法人估算,四大CSP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達約3100億美元,較2024年約2200億美元成長超過40%。雖然2026及2027年因基期抬高,增速可能放緩,但資本支出規模仍將分別攀升至約3700億及4000億美元,持續創下新高。

鴻海今年以AI伺服器為核心成長動力,法人看好其GB300產品下半年出貨量增加。公司積極布局AI伺服器水冷散熱零組件,包括UQD、分歧管及水冷板模組,已成功打入客戶供應鏈,預計GB300將有更多內部零件使用;同時纜線及匯流排等零組件也開始貢獻營收,公司將持續尋求擴展零組件供應的機會。鴻海今(21)日股價,開在166元,昨收165.5元,目前股價來到165元,小跌0.3%。

緯創的GB300與B300階段產品預計於第三季進入量產,持續帶動AI伺服器業務快速成長。明、後年緯創在美國德州及台灣竹北將建設至少四座新廠,預期在穩定客戶需求下,產能可望滿載。緯創今(21)股價,開在118.5元,昨收119元,目前股價來到118.5元,小跌0.42%。
緯穎在微軟與Meta持續投資AI基礎設施推動下,今年下半年將擴大出貨採用AI GPU的整機櫃式高階AI伺服器;同時,Google自今年下半年起針對Blackwell Ultra平台AI伺服器的拉貨需求,也將為英業達帶來成長動能。

廣達預估今年AI伺服器營收將實現三位數年增長,且占整體伺服器營收超過七成。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明年客戶需求穩定,資料中心仍是重要投資領域,隨著成本逐年大幅下降,科技大廠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商業模式也日趨多元。廣達今(21)日股價,開在272元,昨收273.5元,目前股價來到272元,小跌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