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車拼1/霹靂遊俠「夥計」成真 特斯拉出新招帶旺台廠供應鏈
圖、文/周刊王
1982年的美國影集《霹靂遊俠》,主角李麥克能跟「夥計」邊開車邊聊天,是當年許多影迷的夢想,而今,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7月10日宣布「Grok AI」可用於旗下車輛,雖然還不能拿來操控汽車,但可以跟他閒聊。

特斯拉12日推出官方影片顯示,正在行駛的車內,司機問Grok如果能與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約會,想做什麼,車子說「我要帶那個閃亮亮的混帳傢伙去破爛酒吧,讓他喝得滿肚子機油。」
特斯拉也正在美國德州測試其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技術、也將擴展到加州灣區,若一切順利,台灣供應鏈跟著吃香喝辣也指日可待。
調研機構集邦TrendForce表示,美國的Robotaxi市場將由特斯拉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推出的Waymo主導,預估規模於2035年達到365億美元。
TrendForce表示,特斯拉須達成監管機構多項嚴格要求,才能獲准上路,並需如期於2026年量產專為Robotaxi設計的Cybercab,這將直接影響擴張進程和成本效益。不過特斯拉因為有造車優勢及視覺解決方案,車輛硬體成本相對較低,能威脅Waymo的領導地位。
而特斯拉的車若能因此大量生產,「特斯拉概念股」包括電動車、AI、能源儲存等,有望為供應鏈台廠迎來不少商機。

像是「電動車心臟」的電池,有康普(4739)、美琪瑪(4721)、乙盛-KY(5243)、AES-KY(6781)、貿聯-KY(3665)等。
汽車零組件有鴻海(2317)、和大(1536)、裕隆(2201)、聯嘉(6288)等。充電設施的華城(1519)、康舒(6282)、飛宏(2457)等。「Robotaxi概念股」則有亞光(3019) 、緯創(3231)、怡利電(2497)、原相(3227)等
然而跟汽車對話、語音操控,還是以中國業者一騎絕塵,像是百度7月15日宣布,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計畫部署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年底前在亞洲和中東地區部署蘿蔔快跑的第六代汽車,乘客可通過Uber的App叫車。
「為了讓C11聽得懂、聊得來,我們搭載了雙AI,內建DeepSeek與通義千問」零跑科技高級副總裁曹力說。他們剛在7月10日推出新車C11,這家2015年才成立的智能電動車品牌,新車C11售價換算成新台幣不到70萬元,電池終身保固,用高通驍龍8295晶片。
而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7月14日到中國拜訪,就跟小米創辦人雷軍一起在小米電動車前比讚,黃仁勳16日還跟記者說自己很想買一台,買不到是美國的遺憾。

從手機起家的小米,連汽車的研發中心都直接開到BMW的德國老家搶人才,路透報導,小米已從包括BMW在內的公司招募至少五位高階主管,前法拉利F1車隊的空氣動力學專家瑞卡德也在今年1月加入小米。
而雷軍在6月26日舉辦「人車家全生態發表會」後3分鐘內,新車YU7訂單便突破20萬台,標準版為人民幣25.35萬元、約新台幣103.2萬元。
重點是小米有各種家庭電器與3C商品,可以全部串連起來,甚至再開發更多的車用配件,像是座椅平板電腦、可以互相聊天的攝影機、軌道燈,或是露營時可以直接裝投影機在上面。
小米自製的語音助手「小愛同學」能用講話或手機打開旗下產品的功能,甚至在找不到車時,可用手機問定位,甚至開啟汽車的攝影機,敘述車附近有什麼東西。
就算特斯拉Model Y已連續多年是全球銷售冠軍,雷軍也直接發起挑戰,「比不過也沒關係,特斯拉敢、我們就敢。」當然,小米系列商品賣得好,相關供應鏈的台廠也樂得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