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熄火中國!徹底告別在陸40年舞台 退出車用引擎生產聚焦東南亞
圖、文/周刊王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最近宣布,全面退出中國車用引擎製造業務,正式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終止合資關係。三菱汽車表示,此舉是因應中國市場快速轉向純電動車(EV)需求的現實情況。而此情況,也象徵三菱汽車繼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後,徹底告別深耕40年的舞台。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最近宣布,全面退出中國車用引擎製造業務,正式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終止合資關係。三菱汽車表示,此舉是因應中國市場快速轉向純電動車(EV)需求的現實情況。而此情況,也象徵三菱汽車繼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後,徹底告別深耕40年的舞台。
綜合《共同社》、《大河報》報導,三菱汽車指出,受到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更新迭代過快的衝擊,經公司內部審慎檢討後,決定終止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合資關係。三菱汽車強調,儘管結束中國引擎生產業務,仍將持續提供售後服務,並承諾合資工廠將維持營運,員工也不會因此失業。
報導指出,三菱汽車與中國航天汽車等企業於1997年在遼寧省瀋陽市設立合資廠,長年為三菱等多家中國車廠供應引擎。三菱汽車過去透過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與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等公司,將引擎產品廣泛輸出至中國各地,最高市占率曾達到國產汽車30%左右比例,堪稱一代日系汽車代表。
不過,三菱汽車近年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其自2023年10月退出整車生產業務後,僅剩引擎工廠維持營運,如今該最後據點也宣告終結。而三菱汽車合資廠今年7月2日更名為「沈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汽車等原股東全數退場,由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接手。三菱汽車表示,未來將聚焦資源在東南亞等高潛力市場,調整全球戰略布局。
中國業界分析人士指出,三菱汽車無法在境內電動化浪潮中順利轉型,已逐漸喪失競爭力,旗下車款長年未推陳出新,主打的電動車型阿圖柯AIRTREK,也被認為僅是廣汽埃安V的貼牌版本,導致市場反應冷淡,已無力挽回頹勢。
事實上,隨著中國國產品牌,例如比亞迪、蔚來等快速崛起,日系車廠普遍面臨挑戰,日產(Nissan)已關閉位於中國江蘇省常州市的乘用車工廠,本田(HONDA)也終止廣東省與湖北省的生產計畫,反映出整體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下滑,也象徵中國汽車市場正進入以新能源與國產品牌主導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