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攜手東元搶攻電動車市場 兩家策略聯盟下午公布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鴻海(2317)和東元(1504)集團今天紛紛宣布停牌,雙方正在召開董事會確認策略聯盟事宜,據了解東元加發行新股,引資鴻海入股,以目前東元213.8億元的股本,預計將發行新股10%左右,增本額將來到235.18億元,而鴻海昨日收盤價171.5元,東元46.4元,雙方的合資預計將讓鴻海成為東元集團、僅次於寶佳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外傳鴻海停牌與「電動車」有關?證交所昨天下午宣布,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鴻海(2317)與東元(1504)今日停止交易,鴻海目前股本1389億元,市值2.38兆元,這次停牌也成為台股少見的「權值股」停止交易,不過鴻海停牌並不影響旗下負責電動車開發的鴻華先進-創(2258)今天開盤後、大漲逾8%,來到43.45元。

不過以東元集團目前的持股情況來看,寶佳集團是最大股東有17.45%的股份,而第二大的華新麗華集團股權有10.81%,若是發行新股10%的比例來計算,屆時鴻海將超越華新麗華被稀釋的股權,成為東元第二大股東。

根據調研機構分析,鴻海與東元於7月29日同步公告重訊並於7月30日停牌,市場原本預期雙方在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與資料中心機電整合方面,將有進一步合作空間;鴻海致力於三電整合(電機、電控、電池),而東元則於馬達與能源系統具深厚基礎。雙方的整合若能順利,將有助於台灣資料中心與智慧交通的發展。
市場推測,雙方合作項目可能包含了 1. 電動巴士合作:鴻華整車 東元馬達驅動系統。2. 資料中心合作:鴻海資料中心基礎建設 東元機電系統,包含電力、空調與能源管理系統,預料將有利於東元在不同事業的出海口因此擴大。鴻海近年積極發展三電,包含電機、電控、電池等領域。近年陸續整合ECU 等至車體上,在馬達部分應尚未有完整應用,東元在馬達領域多年,預期此部分將有機會合作,推動電動巴士等合作機會。此外,在AI部分,公司與NVIDIA將於高雄建置資料中心,此部分可望藉由雙方合作,加快基礎建設速度。
另外雙方在資本面整合,市場預估鴻海可能透過策略性持股、設立合資公司,以強化其在工業自動化與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若成真,不僅是台灣科技製造業一次重大的產業整併,也將改寫電機與電子製造的競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