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層沉睡325年」恐要來了機率曝!台灣學者也示警:真正定時炸彈
生活中心/巫旻璇報導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於30日發生規模8.8的強震,讓海嘯波動波及太平洋多個沿岸國家,包括台灣、日本、美國夏威夷及美國西岸等地皆發布海嘯警報。這起強震引發全球對於地震災害的高度關注與憂慮。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研究,美西一帶的「卡斯卡迪亞隱沒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已沉寂長達325年,如果未來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恐將引發高達數百英尺(逾30公尺)的超級海嘯。

根據《The Daily Telegraph》報導指出,環太平洋火山帶長達2萬5千英里,由452座火山構成,是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全球約九成的地震皆發生於此,同時強震常與海嘯及火山爆發伴隨發生。維吉尼亞理工學院今年4月的報告進一步指出,橫跨600英里的卡斯卡迪亞隱沒帶,從加拿大溫哥華島北端一路延伸至美國加州北部。研究顯示,該地區未來50年內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的機率已升高至15%,一旦爆發,可能引發數百英尺高的海嘯,對美國西岸城市及太平洋沿岸國家造成毀滅性影響。
根據過去6000至7000年的地質資料推估,卡斯卡迪亞隱沒帶大約每200至800年就會發生一次大地震,共已記錄11起。上一次強震發生於1700年1月,顯示這條隱沒帶可能已進入新一輪活動期。助理教授杜拉(Tina Dura)強調:「大地震發生的機率正在上升,而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加劇風險,我們必須將這些複合性災害納入長期規劃與因應策略」。
事實上,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今年五月就曾分享,鄰近卡斯卡迪亞與聖安地列斯2大斷層,可能引爆毀滅性災難。「卡斯卡迪亞隱沒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是太平洋下的胡安·德富卡板塊(Juan de Fuca Plate)擠壓北美板塊所形成的逆衝型構造,歷史上曾在1700年引爆規模高達8.7至9.2的強震,不只在北美沿岸撕裂出長達1000公里,還觸發巨大海嘯遠征日本沿海,造成逾2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