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軍工股 用ETF輕鬆布局!美歐亞互飆國防預算 資金奔向太空與導彈風口

發布時間:2025/08/06 13:14:27
更新時間:2025/08/06 13:14:27
FaceBookcopyLinkLine

撰文‧林芷圓

 從川普政府擴編破兆美元的國防預算,再到歐盟加速推進的「再武裝政策」,軍工產業成資本市場新寵,國際軍工龍頭雖然帶著神祕色彩,但其實透過部分ETF,一般投資人也能簡單入手。就在部分國家有意提名美國總統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之際,白宮卻也端出了史上首個破兆美元的國防預算案;龐大預算推升飛彈、雷達與太空衛星等「和平工具」需求大增,軍火製造商更可望訂單滿滿。反映在投資市場,一票航太與國防類股的前景也預料將繼續高飛。


地表最強軍工股  用ETF輕鬆布局!美歐亞互飆國防預算  資金奔向太空與導彈風口

 放眼全球股市,軍工類股的確正迎來全面多頭行情。截至八月一日,德國最大彈藥製造商萊茵金屬(Rheinmetall)今年以來股價漲逾1.8倍,韓國的韓華航空航太飆升逾160%,日本三菱重工、美國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以及老牌重工業奇異(GE)等,也都繳出超過六成漲幅。

產業門檻高  謹慎評估操作

「航太與國防產業的成長,主要來自政策驅動,以及不斷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元大航太防衛科技研究團隊指出,以美國為例,五角大廈正推進總預算高達新台幣5.2兆元的「金色穹頂」(Golden Dome)導彈防禦系統;在歐洲,北約盟國已表態將每年國防支出提高至GDP(國內生產毛額)的5%,歐盟執委會更宣布啟動「歐洲再武裝」計畫,四年內動用8千億歐元資金升級軍備。

亞太地區也未缺席這場軍備競賽。日本從2023年起,規畫五年內投入近三千億美元的國防預算;韓國在穩固本土軍工需求之餘,也大力拓展外銷市場,去年的軍武出口金額達170億美元,今年更上修目標至230億美元。

然而,儘管個別軍工企業漲勢驚人,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一方面對國際軍工巨頭們頗感陌生;再者,軍工領域的研究門檻本就不低,從企業結構、核心技術含量到政府訂單走向,都更須仰賴專業評估。加上各國預算與軍購合作案高度敏感,政策風向一旦轉變,往往迅速牽動個股漲跌,操作風險不容小覷。

也因此,對希望參與這波航太與國防的長線成長趨勢的投資人來說,透過相關主題的ETF介入,或許會是更能兼顧投資效率與風險控管的選項。事實上,綜觀國內外基金市場,今年已有多檔軍工ETF表現搶眼,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對象。

首先是「Global X國防科技ETF」,今年以來累計報酬近75%,在同類基金中績效居冠,主要原因,在於該檔ETF對今年股價噴漲的萊因金屬持股高達8.4%,而今年股價漲幅超過五成的英國貝宜系統,亦是這檔ETF的持股要角之一,持股比率超過7.8%。此外,包括雷神、洛克希德等全球知名軍火頭子,也都是其主要布局對象,持股比率皆逾7%。整體來說,投資組合堪稱涵蓋了全球各地的軍工巨頭。

境內基金方面,截至七月底,「元大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ETF基金」今年以來的累計報酬突破四成。元大團隊分享,該基金追蹤的指數涵蓋兩大投資主軸,一是傳統的國防承包商與航太供應鏈企業,如三菱重工、日本電氣、韓華航空航太等,持股比率約在6至8%之間。其次,是具備賦能科技、支援軍工升級的科技類股,如輝達與台積電等,投資範圍橫跨美、歐、亞三大區域。

宜作衛星資產配置 控管風險

若從過去一年(去年同期至今)的績效來看,「第一金太空衛星ETF基金」同樣名列前茅,累計報酬率近六成。與多數聚焦傳統軍工巨擘的ETF不同,該檔基金更側重低軌衛星與太空科技應用。

「太空通訊產業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不少企業尚未進入營收爆發期,如果我們只用傳統財務指標選股,容易錯過真正具潛力的標的。」第一金投信投資長曾志峰分享選股邏輯;不過他也提醒,這類主題型ETF適合作為投資組合中的「衛星資產」,不宜作為核心配置,「畢竟相關企業多處於研發初期,一天內股價波動達10%以上都算常見,非常刺激。」

話說回來,無論是著重於太空新創,或者是廣泛投入各國軍工龍頭的基金,在基金商品分類上都屬於風險較高的「單一產業」類型,本就不宜作為核心配置。不過,眼見地表戰火頻仍、國防預算節節升高,用風險可控的資金部位嘗試布局,或許仍能為整體投資組合創造驚喜加分。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7yt3yj)

西南氣流豪雨炸中南部一週!雨量逼近莫拉克,政院千億治水拍板,社區如何強化自主防災?

比0050、0056更好?超商店員40歲提早退休,4檔ETF「佛系存股」10年滾出2300萬,退休金翻倍這樣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