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年增1.54% 主計總處估關稅上路推升通膨有限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6日電)主計總處今天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1.54%,雖較6月的1.36%略為擴大,但仍連續3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官員說明,7月下旬的豪雨恐使菜價上漲,並反映至8月CPI;至於對等關稅將上路,綜合評估後,推升通膨力道有限。

主計總處統計,7月CPI年增率為1.54%,漲幅略微擴大,主因是颱風丹娜絲及豪雨造成農產損失,推升蔬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所致。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受到颱風影響,蔬菜價格上漲5.72%,漲幅看似不大,是因去年同期也有颱風凱米來襲,若看月增率,7月蔬菜價格上漲15.87%;而且7月中下旬中南部豪雨成災,蔬菜價格應繼續上漲,並推升8月CPI。
不過曹志弘指出,去年8月CPI漲幅相當顯著,蔬菜月增率約2成,高基期影響下,雖然近期豪雨將推高菜價,8月CPI漲幅應不至於明顯擴大,估計與7月差不多。
7月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1.79%,為17個月最大漲幅。曹志弘說明,主因是雞蛋先前連續18個月下跌,7月轉為上漲,加上豬肉、雞肉、麵包漲幅較大,因而推升重要民生物資CPI。
曹志弘補充,雞蛋價格止跌回升,一是颱風來襲導致蔬菜價格上漲,基於替代效果,民眾對雞蛋的需求增加,另外,颱風豪雨導致雞舍受損,供給減少,2因素均影響雞蛋價格。
雖然7月CPI略為上揚,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為1.70%,已經連續16個月低於2%,曹志弘表示,CPI會因天候因素而有波動,但從核心CPI走勢可看出,整體物價平穩。
美國對等關稅預計8月7日起實施,台灣暫時性稅率為20%,媒體關切,是否會對後續物價產生影響。曹志弘說明,美國調漲進口關稅,外界擔憂美國產品漲價,台灣從美國進口商品會更貴,產生外溢效果,不過觀察美國政府陸續公布的關稅稅率,幾乎都低於4月所公布的版本,此影響會比較小。
另一方面,曹志弘指出,美國關稅政策使國際需求下降,7月幾乎所有國際農工原料價格都比4月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政策之前還要低;綜合來看,對等關稅對國內物價影響有正有負,但應是抑制物價效果較大。
曹志弘解釋,台灣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下跌,加上新台幣升值效應,有助於減輕進口壓力,可緩解物價上漲的力道。(編輯:楊蘭軒)1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