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楊柳生成「強度挑戰中颱」 最快這時接近台灣

發布時間:2025/08/08 12:57:55
更新時間:2025/08/08 12:57:55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國際命名:Podul)於今(8)日凌晨2時生成,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目前各國預測路徑大致趨於一致,楊柳颱風預計將於下週三至週五期間接近台灣或巴士海峽一帶。而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也表示,「楊柳」屬於小環流、結構紮實的颱風,加上週邊較好的大氣及海溫條件,預估強度會有繼續增強的趨勢,未來可能會增強為中度颱風。

颱風楊柳生成「強度挑戰中颱」 最快這時接近台灣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粉專表示,日本氣象廳預測楊柳將直撲台灣,而中央氣象署則傾向颱風走巴士海峽路線。兩者差異主要來自太平洋高壓強弱的影響:若高壓較強,颱風將南壓走巴士海峽;反之則可能直接侵襲台灣。雖然仍有變數,但整體方向逐漸明朗,提醒民眾持續關注最新預報,並提前做好防颱準備。

此消息發布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不少人擔憂行程與安全,有人留言「拜託不要來東部,謝謝」、「出國旅遊計畫怕被打亂」、「中南部是不是又要受災了?」還有不少人關心活動是否受影響,「連續幾週豪大雨取消南部行程」、「我下週四要去台東看熱氣球」、「去澎湖會不會受到影響?」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也於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指出,「楊柳」路徑上則是會沿著較為強勢的太平洋高壓邊緣向西北西轉西的方向移動,大致趨向台灣東南方海面到巴士海峽一帶前進。由於高壓的引導氣流明顯,因此預報的速度頗快,尤其10日之後可能會更為加速,預估12日就會接近巴士海峽,13日經過台巴士海峽後繼續趨向廣東沿岸,14日有機會影響港澳地區,目前的預報趨勢有點類似7月中的薇帕颱風,但後續應該還有變化的可能性。

吳聖宇說明,未來可能影響楊柳颱風移動方向的因素除了高壓的強弱外,另一個比較大的變數是在於颱風本身的強度問題。以目前的預報資料來看,太平洋高壓的勢力在11日之後將呈現增強的趨勢,中高層的高壓又比中低層來得更為強勢一些。

吳聖宇指出,在高壓偏強的環境下,楊柳颱風一路西進的大趨勢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目前預報模式對於它經過琉球以南靠近台灣附近這一段過程的強度預報較為分歧,主要原因出在高低層的垂直風切,在中高層高壓更為強勢的情況下,中高層可能以東北到東北東風為主,中低層則是以東到東南風為主,兩者之間不論是風向、風速都可能有差異,導致垂直風切將較為增強,也因此目前的預測大多認為楊柳颱風來到琉球群島附近後強度將有減弱的趨勢。

如果颱風強度減弱得越明顯,則受到中低層高壓駛流引導就越明顯,路徑也可能比較偏西北西到西北,趨向台灣以東到東北方海面後逐漸消散。相對的,如果颱風仍然保持一定的強度,那麼有可能受到中高層高壓駛流的引導,以比較偏西、偏南的路徑通過巴士海峽到台灣南端後趨向華南沿岸一帶。目前這兩種情境的可能性都存在,後者的可能性稍微高一些,但變數仍大,有待持續觀察。

不過吳聖宇也提到,至少到12日之前,楊柳颱風都還不會影響台灣天氣,今天到週末甚至到11日,要注意的仍是受太平洋高壓影響的情況下,帶來炎熱高溫、午後有局部雷陣雨的天氣,週末到下週一的午後雷雨可能較為增多,大致仍以山區為主,但有機會擴展到部分平地,因此要到山區、溪流邊活動都要特別注意午後的天氣變化。溫度則都是明顯偏高,各地高溫普遍有32-35度,西半部部分地區可能超過36度以上,甚至來到37-38度,外出活動務必要做好防曬、防中暑的準備。

12日起到14日之間的天氣就要看楊柳颱風的動態而定,15日之後到16、17日颱風應該已經遠離,這次颱風離開後太平洋高壓會順利的重新接手,不至於再陷入大範圍的低壓帶中,可望順利回歸到正常的夏季型天氣型態。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