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安漏洞!中企侵台挖角高科技人才 不法鉅款12億元竟無法沒收

發布時間:2025/08/14 09:00:59
更新時間:2025/08/14 09:00:59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菱傳媒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檢調日前掃蕩16家非法來台挖角的中國企業,以年薪500萬元召聘台灣工程師,近4年就從中國輾轉輸台12億元。惟我國法院未宣告沒收這些鉅額款項,判刑又都不到6月,犯罪成本低廉,形同變相鼓勵非法挖角,國安曝漏洞。

獨家/國安漏洞!中企侵台挖角高科技人才 不法鉅款12億元竟無法沒收

獨家/國安漏洞!中企侵台挖角高科技人才 不法鉅款12億元竟無法沒收

高科技產業是我國經濟命脈,卻屢傳營業秘密遭到經濟間諜竊取。檢調分析發現竊密企業多數來自中國,透過高薪挖角我國高科技人才的方式,吸引工程師「帶槍投靠」,省去鉅額研發成本與時間,以取得最重要的「know how」機密資料,抄捷徑迅速迎頭趕上台企。

以往公司通常是等到工程師跳槽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營業秘密外洩,此時機密資料已被對手掌握,不論訴訟結果如何,都已損失慘重。因此,檢調近來把偵辦階段向前調整,只要中企未經許可、在台設立據點挖角,就先用《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40條之1「違法從事業務活動」查緝。

16間中企非法在台挖角 鎖定大廠工程師 年薪500萬元起跳

7月15日到8月6日間,檢調共掃蕩了16間非法在台挖角的企業,清一色來自中國,其中有中國顯示晶片及電源管理晶片設計龍頭「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全球最大的高密度多層顯卡印刷電路板製造商「勝宏科技」、年營收逾千億元人民幣的聲學精密零組件大廠「歌爾」、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世紀互聯」等知名企業。

《菱傳媒》調查,檢調偵辦的這16間中企,專門鎖定具有台灣知名大廠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人才,挖角年薪500萬元起跳,優於台灣工程師的薪資水準,且人不用親自到中國,只要在台營運據點或居家上班即可。一旦跳槽成功,學長發現錢多事少離家近,多會「好康逗相報」,利誘學弟妹一起到中企服務。

中企為了挖角台灣人才,透過僑外資、台灣人頭、甚至不設公司營業登記等非法方式,在台成立據點,近4年利用開曼群島、港資等第三地公司名義,輾轉輸台超過12億元薪資,匯款則以資訊服務技術業務、電腦設備維護、服務契約等無實體交易的名目,規避國際金流稽核。

這些中企會先請一名台灣人擔任在台負責人,由他進行招募工作,透過社群平台或獵人頭公司徵才,進行第一階段的實體面試;應徵者通過面試後,就會進入第二階段的視訊面試,與位居幕後的真正中企主管進行訪談,若確定錄取,即可在台灣工作,省去離鄉背井的困擾。

工程師稱只是跳槽 挖角中企多老面孔 祭「安家費」拉攏

面對查緝時,這些工程師都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說詞,稱自己只是跳槽,不知道新東家是中資。但檢調發現,他們在第二階段面試的對象就是中國主管,且多數人的勞健保不是由公司處理,而改掛在其他工會,不符合正常公司的營運常態;此外,薪資來源不明,有一些人鑽中企未設營登的巧門,而未申報實際收入,刻意逃漏稅。

中企挖角報酬豐厚,不少台灣工程師趨之若鶩,且因犯罪成本低,之前已被瓦解的中企還會重起爐灶,繼續從事非法挖角。檢調這次查緝16間中企、傳喚120人、34名被告,就發現其中數間中企是老面孔,被抄了之後還繼續跟這些工程師合作,並允諾出事後會給「安家費」。

「安家費」以往常見於黑幫文化,即小弟替組織工作若涉案入獄,老大會給他一筆安家費,讓他的家人能衣食無缺。未料這種模式也複製到高科技業,部分中企非法挖角時,會先答應給台籍工程師「安家費」,以支應日後因案涉訟的相關支出,藉以安撫他們的心,並建立忠誠度。

4年非法輸台12億元  不法鉅款無法沒收 在台代理人罪刑輕

4年間非法輸台12億元進行挖角,中企蠶食鯨吞我國經濟命脈,沒想到司法在認定這些犯罪所得時,卻出現了不同的見解。部分檢察官認定這些薪資鉅款輾轉透過第三地洗進台灣,未經許可從事業務,應屬犯罪所得,而向法院聲請沒收;但法院認為中企是因為工程師實質付出勞力,而給付報酬,這些款項應屬勞務所得,非傳統的不法定義,故不願宣告沒收。

此外,非法挖角涉犯《兩岸人民條例》第40條之1的「違法從事業務活動」,為本刑3年以下輕罪,實務上法院均判6月以下刑,可易科罰金,免坐牢。換言之,鉅額款項不僅無須沒收,在台代理人也不用入監服刑,犯罪成本低廉,無怪乎中企前仆後繼搶進台灣徵才。

檢調2021年破獲的一起挖角案,2名曾在3間台灣知名晶片設計大廠服務的主管高薪跳槽前,竟翻拍2418張營業秘密檔案照片、轉寄營業秘密檔案154筆,帶槍投靠中企,造成我國科技業競爭優勢迅速喪失,事後僅分別賠100萬元、200萬元,就獲得緩刑免關,可見我國司法對這類白領犯罪者多所寬待。

曾任駐金管會檢察官的律師陳宗豪坦言,挖角金流確實較不易認定為犯罪所得,政府機關及立法者除了關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亦應把目光移至此類案件的嚴重性,趕緊商討如何補此國安漏洞,以免越破越大,侵蝕台灣根基。

一名檢察官呼籲,司法行政部門應與經濟部或其他部門進行嫁接,若司法端查獲中企非法在台從事業務活動,應同步通報行政主管機關廢止其營業登記;而台灣工程師也應有警覺心,若遭非法挖角至中企服務,隨時都有可能失業,屆時要再回到台企工作,也因有這層關係而面臨求職阻礙,另還得面臨補繳稅的下場。


更多新聞:

幕後/動搖國本!台積電2奈米製程技術遭竊 檢調盯哨蒐證逮人 懷疑嫌犯圖「域外使用」

獨家/經濟部轄下石資中心詐領公款巴結 招待前藍委廖國棟一家人免費遊日本

菱傳媒原始網址:獨家/國安漏洞!中企侵台挖角高科技人才 不法鉅款12億元竟無法沒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