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鹿長滿「黑色疣狀腫塊」! 專家揭「野生動物突變潮」主因

發布時間:2025/08/21 11:27:52
更新時間:2025/08/21 15:23:57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前陣子才被人目擊「科學怪兔」(Frankenstein rabbits)和「殭屍松鼠」(zombie squirrels),如今賓州(Pennsylvania)與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又出現了更多異常的哺乳動物,像是長滿了「黑色疣狀腫塊」的鹿。

變異鹿長滿「黑色疣狀腫塊」! 專家揭「野生動物突變潮」主因

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前陣子才被人目擊「科學怪兔」(Frankenstein rabbits)和「殭屍松鼠」(zombie squirrels),如今賓州(Pennsylvania)與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又出現了更多異常的哺乳動物,像是長滿了「黑色疣狀腫塊」的鹿。

據英國網媒《UNILAD》報導,有網友在Reddit上發文分享,自己1個月前在後院看見1隻鹿,並寫道:「不確定牠到底怎麼了,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忙。槍傷?腫瘤?煙火?朊病毒疾病?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與此同時,有人也上傳1頭鹿的胸口與臉上都長了腫塊的照片,並問:「這頭鹿到底怎麼了?」

根據緬因州(Maine)內陸漁業與野生動物部(Department of Inland Fisheries and Wildlife)的說法,這些脂肪狀的腫塊是1種名為鹿纖維瘤(deer fibroma)的疾病,他們解釋這是由「特定物種的乳突病毒」引起,類似影響兔子的棉尾兔乳突病毒(cottontail rabbit papilloma virus,CRPV)。

官網進一步指出:「這些腫塊會表現為堅硬、疣狀的增生,固定在鹿的皮膚上。大小不一(大多只有幾公分直徑),顏色通常偏暗且沒有毛髮,外觀經常是裂縫狀或凸凹不平。」

他們補充,大多數感染的鹿「只會長出少量小纖維瘤,但大型纖維瘤也不少見,甚至還有全身廣泛分布於皮膚上的案例。」

至於鹿纖維瘤會傳染給人類嗎?和CRPV相似,鹿纖維瘤無法傳染給人類,也不會傳染給鹿以外的其他動物。華盛頓州(Washington)的野生動物獸醫曼斯菲爾德博士(Dr. Kristin Mansfield)告訴《FOX13》,鹿之間會因共用同一片覓食地、休息處,或是公鹿在交配季節用樹幹磨角,而互相傳播病毒。

不過,牠們身上的蜱蟲卻可能將萊姆病(Lyme disease)帶到有人類居住的地區,這種疾病能跨物種傳播。

而幸運的是,鹿的免疫系統最終能擊退鹿纖維瘤病毒,這些疣狀腫塊通常會在幾個月後縮小並消失。目前為止,尚無有效療法。若是圈養的動物,腫塊有可能透過外科手術移除。

然而,最好的處理方式仍是讓受感染的鹿保持原狀。最糟糕的情況下,若腫塊導致鹿無法進食、行動或視物,那麼安樂死便會被視為一種可能的選項。

至於為什麼「突變的野生動物」似乎愈來愈多?報導指出,其中1個可能原因就是氣候變遷。隨著天氣愈來愈溫暖,蚊子和蜱蟲得以大量繁衍。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的阿萬博士(Dr. Omer Awan)在接受《每日郵報》訪問時提到氣候變遷的後果:「這些溫度的變化導致一些從未在特定區域出現過的疾病,如今卻變成當地特有疾病。以萊姆病為例,我們開始在以前不曾見過的地區發現……像是加拿大南部、美國東岸的北方州份,例如緬因州(Maine)。人們開始談論這些情況,也在社群媒體上更頻繁地記錄,因此相關討論變得更多了。」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