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今年全球軟板規模拚200億美元 AI眼鏡成焦點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2日電)「2025全球軟板產業觀測」報告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可望擴大至200.8億美元,年成長6.4%,AI眼鏡為軟板應用新焦點,對軟板在設計精度、材料散熱與耐用性上提出更高要求,也為軟板廠商開啟高附加價值市場。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8月發布「2025全球軟板產業觀測」,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軟板產值達188.7億美元,年增2.8%,手機為最大應用類別。
在企業市占方面,台灣臻鼎-KY以19.9%穩居全球第一,其次為陸廠東山精密(14.6%)、日廠Mektron(13.0%)、韓廠BH(6.8%)、日廠日東電工(4.7%)等。前3大廠商合計市占率接近5成,顯示產業高度集中的特性。
展望2025年,報告指出,市場規模可望擴大至200.8億美元,年成長6.4%,但關稅政策與終端需求的波動仍是主要的不確定因素,新興應用如AI眼鏡,有望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加速軟板應用的多元化轉型。
TPCA觀察,2025年軟板產業維持成長態勢,但各應用領域表現分化,手機市場受關稅、經濟不確定及二手市場擴張影響,全球出貨量預估僅增長0.6%至12.4億支。然而,AI技術下放至中階機種,AI手機滲透率將達37%,出貨4.6億支,有望推升軟板用量與整體產值成長。
電腦市場相對穩健,TPCA指出,受惠企業用戶的Windows 11換機需求,預估2025年出貨2.7億台,年增4.1%,其中AI PC占比達41%、出貨1.1億台。相較其他應用,汽車產業在2025年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美國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的政策,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
TPCA指出,AI眼鏡為2025年軟板應用新焦點,2025年預估將飆升至882.8萬台,年增225.6%,成為市場主要推力,AI眼鏡對軟板在設計精度、材料散熱與耐用性上提出更高要求,也為廠商開啟高附加價值市場。此外,醫療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軟板應用也方興未艾。
今年TPCA Show將於10月22日至24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匯聚全球主要的電路板及載板供應鏈,與展示最新技術成果,展覽規模也創歷年新高。(編輯:張均懋)1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