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發布時間:2025/08/29 13:08:24
更新時間:2025/08/29 13:08:24
FaceBookcopyLinkLine

政治中心/周孟漢報導

近年不少臺灣藝人到中國撈人民幣後,會配合中共當局宣傳統一言論,像是女星歐陽娜娜、侯佩岑,就多次轉發當地官媒「臺灣必歸」圖文,引發國人反感,陸委會日前也與文化部展開行政調查,通知20名藝人說明,但多數藝人均回「中國經紀公司要求代發」或「不清楚違法可能」,文化部長李遠也親自撰寫公開信,喊話「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

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不少臺灣藝人為了在中國發展,轉發當地官媒「臺灣必歸」圖文;對此,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公開信,喊話「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圖/民視新聞、微博)


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歐陽娜娜(左)、侯佩岑(右)等台灣藝人,多次配合中共轉發統一圖文。(圖/翻攝「歐陽娜娜Nana」、「侯佩岑」微博)

文化部今(29)日發布新聞稿,公開文化部長李遠親自撰寫的《給想去或是已經去中國發展的臺灣藝人的一封信:我們臺灣》,文化部強調,作為文化產業主管機關仍然以關懷藝人立場,避免臺灣藝人被作為統戰的工具,文化部持續透過補助與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期盼創造更多文化人工作機會及健全的產業生態系,呼籲所有藝人記得「我們臺灣」,歡迎回家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臺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已依據陸委會提供的臺灣藝人清單,完成通知和了解工作。根據回應內容,多數表達貼文為中國經紀公司所為或不知道貼文有違法可能,部分對於可能觸法感到緊張,表達「未來一定會遵守相關法令」。文化部在了解及溝通過程中,也不斷重申及提醒赴中發展應遵守相關法令。

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多名台灣藝人轉發當地中國官媒「臺灣必歸」圖文,引發國人反感。(圖/翻攝自微博)

文化部表示,參考《報導者》今年5月報導所述,中國市場對臺灣藝人、藝文團隊有極大的吸引力,但落地受到諸多監控,在許多不同樣態中,即包含中國經紀公司握有藝人對外發言的掌控權,如社群平台等。從此次約談中,文化部也進一步理解及證實中國言論管制嚴格,日漸增強中國經紀公司高政治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對於藝人的簽約條件充滿著「出錢是老大」心態,有藝人明確表達,其於中國的個人社群媒體經營因屬行銷宣傳,所以依經紀約由「中國經紀公司管理」。


因此,文化部經整體衡量主客觀條件及產業發展現實,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仍將持續提醒臺灣藝人應遵守兩岸相關法令,並繼續健全產業生態環境。李遠也在公開信中,懇切提醒所有臺灣藝人,臺灣從來不反對臺灣藝人為了更大的市場去中國發展,但是中國會在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各種在臺灣無法想像的事,例如發聲、貼文。表態對中國的認同、否定臺灣主權只會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干涉創作、打扮、言論,甚至是出入境。

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文化部透露,中國經紀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相當「高政治化」,藝人社群媒體經營由「中國經紀公司管理」。(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Pixabay)


李遠強調,文化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臺灣已經掙脫了漫長的威權戒嚴時代,在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及創作自由的環境下,臺灣現在的文化呈現一種不覊、奔放卻又深沉的獨特魅力,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矚目。政府的文化預算逐年攀升,也成立了投資文化產業的單位,大力協助各項民間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文化部擁有很大的能量,透過各種補助和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不斷創造文化人的工作機會和文化產業生態。這些年更是鼓勵和國際合資合作製作影視作品,開拓更多的海外巿場,「我們有信心創造一個臺灣歷史上的文化盛世」。

李遠喊話,希望臺灣藝人赴中發展之前要先有心理準備,「也歡迎回家和我們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臺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請記得,我們臺灣」。

20位舔共藝人揭統戰真相!文化部長李遠「親寫千字信」全文曝:請記得台灣
文化部長李遠親自撰寫公開信,喊話「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圖/民視新聞網)


李遠《給想去或是已經去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的一封信》信件全文如下:

首先要謝謝所有針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一一答覆的臺灣藝人。在大部分的回函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去中國發展所承受的壓力,因為大部分的回函都表示對那些表態並不知情,有些回函更詳實描述他們在中國發展的真實情况。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我們才是一家人,臺灣是我們的臺灣。

就像最近我們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系列文化活動用了「We TAIWAN」這樣的名字,也就是向世界展現「我們臺灣」,我們無時無刻都想要讓世界看到臺灣。其中在「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中,更出現我們的國旗。對許多國家的人而言,這其實不算什麼,但是對我們而言卻是很開心的。越是被打壓,越是被限制,反而會讓我們用更大的力氣來反抗和突破。雖然這一直是臺灣人的宿命,但這也使我們生命力和勇氣源源不斷。

臺灣有句俗諺「拍斷手骨顛倒勇」最能形容在歷史上飽受苦難卻充滿樂觀的臺灣人。

在中國這樣一個凡事由上而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人治環境中,相信你們更能理解前面所說的被限制及控制的心情。我們從來不反對臺灣藝人為了更大的市場去中國發展,但是我想要提醒你們的是,中國會在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你在臺灣無法想像的事,例如替你發聲、貼文。替你表態對中國的認同、否定臺灣主權只會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會干涉你的創作、打扮、言論,甚至是出入境。這個市場雖然很大,但是它不是給有才華的人表現的,它只是用這個市場來誘惑你,把你打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你們充其量只是他們能夠控制的工具。

不用懷疑,他們也可以因爲你不知道的理由,一夕之間剝奪你的一切。從我們這次針對23位在中國發展的藝人的約談後,我們更加確定這一切。

文化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臺灣已經掙脫了漫長的威權戒嚴時代,在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及創作自由的環境下,臺灣現在的文化呈現一種不覊、奔放卻又深沉的獨特魅力,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矚目。我們政府的文化預算也逐年攀升,也成立了投資文化產業的單位,大力協助各項民間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文化部擁有很大的能量,透過各種補助和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不斷創造文化人的工作機會和文化產業生態。這些年更是鼓勵和國際合資合作製作影視作品,開拓更多的海外巿場,我們有信心創造一個臺灣歷史上的文化盛世。

希望你們去之前要先有心理準備,也歡迎你們回家和我們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臺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臺灣人,好嗎?

請記得,臺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請記得,我們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