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傳真】FIRA世界盃全能賽14度稱王 淡江小型人形機器人發威
淡江大學機器人研發團隊再創佳績!由電機工程學系領軍的團隊,日前在韓國大邱舉辦的「2025年FIRA機器人世界盃與峰會(FIRA RoboWorld Cup and Summit)」中,與來自全球24支隊伍同場競技,榮獲「人形機器人組(HuroCup)」的小型人形機器人組(Kid Size)全能賽冠軍,這是團隊第14次在全能賽稱王,更在馬拉松項目刷新大會紀錄,展現淡江大學「AI+SDGs=∞」校務發展願景的實踐力。

本次賽事,小型人形機器人組在移動性(Mobility)、操控性(Manipulation)及混合性(Hybrid)三大類型項目中全面制霸,最終以優異總分拿下全能冠軍。尤其在馬拉松項目中,機器人以1小時完成367公尺行走,不僅超越團隊2023年的紀錄,更刷新大會最佳成績,實力驚人。
團隊由電機系教授翁慶昌、助理教授劉智誠、人工智慧學系助理教授鄭在值,以及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怡仲共同指導。翁慶昌感謝學校及電機系友會長期支持,「尤其系友會補助出國經費不足,讓核心學生能順利參賽,再次為校爭光。」
從2004年起,團隊即投入小型人形機器人設計研發,今年比賽使用的FIRA第11代機器人,擁有23個自由度,機構、電路與程式均由團隊自行設計開發。林怡仲指出,「FIRA競賽每年提升難度,考驗機器人的穩定性及多元功能,促使團隊不斷精進演算法與創新設計,以應對更高挑戰。」
今年大會將10個競賽項目重新劃分為「移動性」「操控性」及「混合性」三大類別,並依所有項目的分數累積,決定全能排名,增加挑戰性。林怡仲表示,「要奪下全能王,必須兼顧所有項目,相當於人形機器人的十項全能,難度非常高。」
此外,淡江團隊也攜帶第二代大型人形機器人參賽,具有29個自由度,並重新定義關節維度與配置,期望未來能與小型機器人一樣締造全能紀錄,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再進化。淡江機器人團隊憑藉專業與創意,再次於國際賽事發光,展現大學長期深耕AI與機器人領域的決心與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