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亞股不友善? 八月提款台灣22.46億美元居第二名

發布時間:2025/09/02 12:14:26
更新時間:2025/09/02 12:14:26
FaceBookcopyLinkLine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股持續強勢,然市場開始居高思危,導致上週亞股普遍遭外資提款,保德信指出,上週僅有印尼股市力守資金淨流入,其他市場全數遭外資提款,其中印度股市失血逾15億美元表現墊底,東北亞雙雄台韓股市分別遭賣超4.74億美元、6.97億美元,表現也相對失色,東協國家包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皆呈現2億美元至近4億美元不等的單週資金淨流出狀況。

外資對亞股不友善?    八月提款台灣22.46億美元居第二名
外資八月提款亞股 台灣僅次於印度 提款第二名(圖/民視財經網)

若從8月來看,外資對亞股也相對不友善,保德信指出,8月除了印尼獲得6.76億美元資金買盤,其餘清一色呈現賣超態勢,印度遭提款近33億美元最差,台股遭調節22.46億美元倒數第二,越南股市遭減持14.09億美元倒數第三;不過,8月亞股相對不甩外資賣超,在內資力挺之下,越南股市單月大漲11.96%位居第一,陸股漲幅10.33%名列第二,印尼與馬來西亞股市雙雙上漲逾4%,台股單月漲幅2.93%同樣力守正報酬。

外資對亞股不友善?    八月提款台灣22.46億美元居第二名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經濟成長意外加速,加上市場對AI需求帶動企業獲利成長的期待,推升標普指數上週週間突破6500點,再刷歷史新高,不過市場居高思危,在消費者信心指數拖累下美股單週不漲反跌。

黃相慈指出,雖然密西根大學公布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3個月低點至58.2,並預期未來1年通膨將惡化至4.8%,凸顯出消費者對就業前景和商業狀況的擔憂,不過從經濟數據來看,通膨數據美國7月PCE與核心PCE分別為2.6%、2.9%,皆符合市場預期,美國第2季GDP年增幅上修至3.3%,亦高於初值的3%,其中企業投資也較初值1.9%上升至5.7%,反映企業投資回升及貿易帶來強勁支撐,亦凸顯在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關稅政策之際,美國經濟仍展現一定韌性。

至於聯準會動向方面,黃相慈分析,近期多數官員紛紛表態支持聯準會9月進行降息,包括舊金山聯準會官員提出應讓貨幣政策更符合經濟現況,且強調關稅推升的通膨只是短期現象,而其中具FOMC投票權的聯準會理事亦表示,若勞動市場呈現疲軟,不排除在9月進行更大幅度降息,有暗示即將於本週公布的8月就業報告可能出現疲弱。

黃相慈說明,目前芝加哥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未來3次的FOMC會議中,將有共2碼的降息空間至年底利率上限4%,而9月FOMC提出的經濟預估將為市場觀察重點。

陸股持續強勢,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上證指數上週再度刷新10年新高,主要受惠於「平替版輝達」寒武紀上週引爆陸股熱潮,股價飆漲超過貴州茅台成為新科股王。寒武紀上半年營收達28.81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飆升4347.82%,淨利10.38億人民幣成功轉虧為盈,在中國政府呼籲國內企業停止採購輝達H20晶片的同時,寒武紀被寄望可承接相關訂單,使其成為近日陸股最受矚目標的。

官方挹注資金活水也有利於股市表現,林哲宇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上週展開規模達6000億人民幣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為人行連續第6個月擴大投放規模,且8月淨投放量達3000億人民幣,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央行持續注入流動性顯示企業及人民融資需求上升。

不過,林哲宇提醒,從經濟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至7月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7%,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及股份制企業利潤亦較去年同期雙雙下滑,在外部不確定性仍高的環境下,國內需求依然疲弱,「反內捲政策」效果尚未反映在企業獲利層面上。


受美股上週五大跌影響,今(9/1)日台股也出現回檔走勢,終場指數下跌161.37點,跌幅-0.67%,收在24071.73點,成交量5099.57億元,這波熱門族群與中小型股成為賣壓重災區。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台股今日主要承壓族群為之前漲勢較為鮮明的電子零組件、其他電子、光電、電腦等族群,反觀金融、半導體指數不跌反漲,因此大盤跌幅僅-0.67%,並收在24000大關之上,相較之下上櫃指數表現更為弱勢,下跌-1.03%。

張芷菱指出,事實上,上週五大盤已經以黑K作收,並留下上影線,同時跌破5日均線,透露短線可能有獲利了結賣壓浮現,而今天指數小幅跌破月線,須視短線能否迅速站回月線之上,維持多方氣勢。整體而言,儘管輝達資料中心營收不如預期,但第二季總營收及獲利仍高於市場預期,加上美國科技巨頭對AI持續上調資本支出,台灣出口及外銷訂單需求強勁尚未見到轉弱跡象,預期AI相關供應鏈短期仍是盤面資金匯聚主流。

張芷菱認為,看好大型股仍具財務體質及議價能力較強的優勢,且流動性佳,逢回時建議優先布局操作,且由於第2季市場已提前拉貨,第3季仍會出現上下半年成長斷層,加上資產價格已先回升,指數上方空間有限,仍維持高檔震盪、逢低加碼看法不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