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北韓和伊朗領導人齊聚北京閱兵 習近平展軍力挑戰西方主導秩序

發布時間:2025/09/03 11:02:24
更新時間:2025/09/03 11:02:24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天津舉行一場高規格峰會,接連接待來自亞洲及中東多國領袖。今日他在北京主導一場大規模軍事閱兵,展示中國最新的高超音速武器、具核能力的飛彈與水下無人機,並由成千上萬名士兵齊步行進於首都主幹道「長安街」。

俄羅斯、北韓和伊朗領導人齊聚北京閱兵 習近平展軍力挑戰西方主導秩序

根據《CNN》報導,此舉不僅彰顯中國軍事實力,更明確傳達習近平重塑全球規則、挑戰西方主導秩序的政治意圖。特別的是,這場閱兵邀集了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及伊朗總統佩澤希齊安(Masoud Pezeshkian)同場出席,形成美國智庫所警示的「反美聯盟」首次四國領袖同框。

對美國與其盟友而言,這一場面無疑極具象徵意義。俄羅斯持續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北韓與伊朗提供武器支援,中國則在經濟與工業上協助俄羅斯。此時習近平選擇與上述領袖並肩觀禮,不但未對俄羅斯施壓停戰,反而坐實自己正與西方「分庭抗禮」的企圖。

專家指出,習近平此次外交與軍事行動,目的在於展示中國作為新世界強權的地位,並藉由此次閱兵傳達其擁抱「多極化世界」的訊息。《布魯金斯研究所》學者強納森‧欽(Jonathan Czin)分析,習近平正向亞洲各國發出明確訊號:「中國崛起為區域大國,將持續發揮影響力。」

本次軍事展示適逢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習近平透過歷史意象,重新包裝中俄兩國在二戰中的角色,自許為現代國際秩序的守護者。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在國內推動貿易戰與外交調整,使部分盟國對美國立場產生疑慮,也讓習近平看到介入國際秩序的契機。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上,習近平除抨擊「冷戰思維」與「霸權行徑」,亦宣布提供數億美元援助,並倡議改革全球治理架構。他強調:「不能讓少數國家的家規凌駕於世界之上。」這一言論被普遍解讀為針對美國的間接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出席此次活動,並與習近平及普丁展現出相當親密的互動。儘管印度長期被視為美方拉攏對抗中國的重要對象,近期卻因購買俄羅斯石油而遭美國課以高關稅,雙邊關係出現裂痕。

儘管中國一再強調其對俄羅斯未提供致命性軍援,僅供應「雙重用途」物資,但其與俄、朝、伊的密切往來早已引起國際高度關注。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布萊恩・哈特(Brian Hart)指出,這是中俄朝伊四國領袖首次同台,顯示出前所未見的合作輪廓。

學者分析,習近平藉由此次公開亮相,意圖建立另一套不需獲得西方認可的「國際認可標準」,挑戰當前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秩序。正如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所言:「他要展示的,是中國有能力界定全球秩序的合法性。」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