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普丁出席中國9/3閱兵 「動亂軸心」領袖齊聚對俄烏戰爭傳達出什麼訊息?
圖、文/財訊雙週刊
中共將於9月3日,以「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名義,舉行閱兵儀式,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包括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丁等人,都會出席,且將分別坐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左右兩側。除此之外,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也受邀參加本次閱兵,構成了被西方國家視為反美「動亂軸心」(axis of upheaval)的4國領袖,齊聚一堂的場面。 對於希望向普丁持續施壓,結束俄烏戰爭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來說,前述「動亂軸心」領袖站在一起的景象,似乎意味著俄烏戰爭的調停,會更加艱辛。

不甩西方遊戲規則 習近平展現個人地位
在俄烏戰火背後,伊朗是俄羅斯的武器供應來源之一,北韓給予兵力支持,中國則提供經濟和產業方面的援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習近平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安排金正恩和普丁坐在自己身旁,欲藉此表明,自己才是唯一能給普丁壓力,迫使他結束俄烏戰爭的重量級人物,而且習近平也不會遵循西方國家的遊戲規則。
即使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承受來自西方國家的制裁,但在中國的協助下,無論是經濟或戰爭,仍可獲得一定程度支撐。
由中國海關數據可得知,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2450億美元,創下新高,與2021年相比,成長幅度達68%。
《財訊》引述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印太安全倡議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分析,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始終如一,就是「不希望俄羅斯失敗」;因此,北京當局陸續向俄羅斯提供國防工業援助,以及軍民兩用物資。
韋伯斯特認為,俄烏戰爭調停談判的不可預測性頗高,北京當局則將之視為挑撥美國和北約、台灣之間關係的機會。
中國想扮演「負責任大國」 俄羅斯順勢擺脫國際孤立
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於8月中旬,和普丁在阿拉斯加針對俄烏戰爭議題,進行會晤;但事後,俄羅斯仍繼續空襲基輔,未見停火跡象。
另一方面,川普的關稅政策,令美國的貿易夥伴感到錯愕,也讓部分國家的立場,出現微妙轉變;例如,被施以50%關稅稅率的印度,其總理莫迪便選擇出席在中國天津舉辦的2025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習近平、普丁同框,對照印度作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的抗中意涵,顯得格外突兀。
曾在美國中情局(CIA)負責中國問題分析,現任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的席恩(Jonathan Czin)說,習近平試圖傳達的訊號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具「確定性」的角色,「中國已成為強權」。
川普的反覆無常,使盟國難以應對,習近平則清楚意識到,這是他的機會。席恩指出,如果美國的盟友,對於能否繼續把美國當成合作夥伴產生懷疑,這種局面肯定會讓盟國感到不安。
《財訊》披露,美媒《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分析,就算川普想斡旋美俄烏3方對話,但習近平和普丁已可針對俄烏戰爭,甚至戰爭以外的議題展開協調,對北京當局而言,這是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的良機;對莫斯科來說,則是擺脫在國際上被孤立的途徑。
俄烏戰爭後續會如何發展?現階段,中俄之間的互動,將帶來更多變數,習近平大可在了解普丁與川普的會晤細節後,再決定該怎麼出招,川普調停俄烏戰爭的難度,恐隨之攀升。……(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
東京直擊》羅森攜手KDDI 智慧科技打造未來便利店 解決高齡少子化人力難題
美光台日DRAM操盤手盧東暉 領軍台灣首次自主研發、翻轉冰冷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