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超噁物種」現蹤東京!單性繁殖「擴散殺不完」日本人崩潰:怪物太可怕
國際中心/巫旻璇報導
東京繁華街近來出現一種新的蟑螂勢力,就是台灣常見的蟑螂「美洲大蠊」,這種體型龐大的蟑螂原本只在沖繩、九州等西日本地區活動,如今卻擴散到東日本,甚至在東京市中心的餐飲大樓和鬧區聚集。隨著氣候暖化及餐廳普遍使用溫水洗碗機,為牠們提供理想生存條件,導致數量迅速上升。專家警告,目前雖以餐飲店為主,但未來可能入侵住宅區,成為東京居民新的生活困擾。


根據《FNN》報導,這種台灣常見的大蟑螂「美洲大蠊」,過去主要分布在沖繩與九州等西日本地區,東日本幾乎見不到蹤跡。如今,它們已悄悄出現在東京的餐飲大樓與繁華地段,並迅速蔓延。專家指出,美洲大蠊外觀與黑胸蟑螂相似,不過背部有明顯白色環紋可用來辨認。牠們最可怕之處在於,雌蟑螂即使沒有交配,也能產下卵鞘並孵出下一代,且後代幾乎清一色是雌性,使繁殖速度更驚人。至於擴散的原因,除了與氣候變暖有關,餐廳普遍使用「溫水洗碗機」也被認為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

餐飲大樓地下污水槽因長期排放高溫廢水而保持溼熱,正是牠們的溫床。這些蟑螂會沿著牆縫竄入天花板,甚至透過燈具縫隙進入店內,導致顧客用餐時可能親眼看到蟑螂從頭頂爬過的驚悚場面。更麻煩的是,傳統毒餌往往對付不了這種大型蟑螂。由於體型龐大、食量驚人,一隻就能吃光相當數量的餌劑,導致群體無法徹底滅絕,就連新型藥劑「氟啶脲」也幾乎無效。
因此,防治業者改以「殘效噴霧」方式,提前在天井與牆角噴灑長效藥劑,讓牠們在經過時中毒死亡。專家分享,有一次在東京某餐廳實施這種方法後,隔天清晨竟發現超過150隻美洲大蠊橫屍地板。目前,這些帶有白環紋的大蟑螂主要聚集在餐飲場所,但專家警告,隨著氣候持續升溫,牠們很可能會逐步擴散到住宅區,成為市民生活中的新隱憂。相關新聞曝光後,不少日本人在社群上崩潰留言「牆壁怪物...真的太可怕了」、「殺蟲劑不起作用」、「惡夢東京也淪陷了」、「拜託快滅絕阿」、「自己繁殖......太狂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