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均GDP時隔22年將反超南韓!韓媒點名「蔡英文是大功臣」威猛戰績曝
財經中心/周希雯報導
台灣繼8月單月出口史上首次超車南韓,近日又有驚人成就!主計處日前公布,我國2025年人均GDP達3萬8066美元,原本外界預測要明年才會超車南韓,不過南韓政府今(14日)公布統計資料指出,南韓人均GDP已落後台灣、最快今年遭反超。由於南韓將是時隔22年再度發生逆轉,韓媒也緊張表示「進入緊急狀態」,點名台灣前總統蔡英文是關鍵人物,「希望韓國政府能參考蔡英文上任後的經濟政策」。

台灣人均GDP自2003年被南韓反超後未能逆轉,不過據《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預計今年人均GDP為3萬7430美元,已低於台灣的3萬8066美元,而且台灣預計今年GDP成長率達到4.45%,與南韓預計的0.9%相差高達5倍。對此,在台灣經濟近期高速成長、南韓疲弱不振情況下,令「台灣反超南韓」時間提前了1年,台灣明年有望跨過象徵性的「人均GDP 4萬美元」門檻、人均GDP迎來4萬1019美元;反之南韓明年預估僅3萬8947美元、呈停滯狀態,恐要延後到2027到2029年才有機會突破4萬美元,一旦成真台韓將拉出明顯差距。

對此,南韓《中央日報》以「2016年台灣vs.2025年韓國」為題報導。內容提到台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弱,不過專家們都認為2016年是「台灣復甦的起點」,這年也是民進黨蔡英文總統首次執政。蔡英文不僅在政治上持開放態度,在經濟上也採取親企業、親市場政策,透過融資、稅收、人才支援等多項激勵措施,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而且在2016年就職演說中,光是「經濟」一詞出現31次,展現她將「經濟結構變革」定位首要任務。

報導認為,2016年的台灣與2025年的韓國有些微妙相似,當時台灣陷入出口疲弱與內需低迷的泥淖,宛如南韓如今面臨的狀況;政治上同樣是「保守黨被擊敗、進步黨再度執政」的第一年。不過蔡英文政府後來透過實用主義的親成長政策,打破「進步政黨重分配、輕成長」的既有印象,改善了台灣經濟體質;如今不僅有台積電,還有蘋果產品獨家代工的鴻海、行動AP市占世界第一的聯發科、亞洲最大民營石化集團台塑化等世界級企業林立。對此,韓媒呼籲「希望韓國政府能參考蔡英文上任後的經濟政策,因為在進步政權下的親商、親市場政策,為台灣經濟成長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