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施崇棠喊話:台灣憑三大優勢 打造「可信任AI」戰略樞紐

發布時間:2025/09/14 21:07:26
更新時間:2025/09/14 21:07:26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財訊雙週刊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親自登台,今天(9日)出席由財團法人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主辦的「2025台灣人工智慧年會」,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他以宏觀視野與產業實踐經驗,深刻解析全球AI發展趨勢及台灣的戰略定位,更強調:「台灣不只是AI浪潮的旁觀者,更應是可信任應用與治理的實踐者。」

華碩施崇棠喊話:台灣憑三大優勢 打造「可信任AI」戰略樞紐
台灣憑三大優勢 打造「可信任AI」戰略樞紐(圖/財訊提供)

 施崇棠指出,從2023年生成式AI震撼全球,到2024年AI進入商業爆發年,AI發展已邁入2.0時代,進入模型、算力與應用三角均衡的新階段。他強調,台灣需認清自身定位,強化工程優化與可信中立的優勢,以應對開源模型、邊緣裝置與地緣政治交織下的國際競爭。

演講中,他詳細說明了台灣三大AI戰略優勢:一是具備全球最強AI伺服器供應鏈的「算力工程能力」;二是擅長開源模型客製化的「模型工程能力」;三是擁有豐富垂直場域導入經驗的「應用導入能力」。他強調,台灣要建立一套能落地、可擴散、產品導向的「可信任國家AI平台」。

在華碩實踐上,施崇棠透露,公司早已啟動「All in on AI」策略,推動「Ubiquitous AI Incredible Possibilities」計畫,目標是將AI深入所有裝置、雲端與場域。華碩旗下AI PC、Zenbo機器人與台智雲AI Foundry服務,皆展現出AI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財訊》雙週刊指出,針對AI在醫療、製造與智慧城市的應用,他分享華碩協助建構台大與國醫院的AI超算架構,開發智慧病房穿戴監測系統,以及在台南推動無人機交通監控與疫情管理的具體成果,體現AI實用導向的戰略思維。

他特別點名台灣商用軟體公司(ISV)與系統整合(SI)生態的活力,認為這些中小企業是AI普及化的推進器,能將模型快速轉化為場域解決方案,並呼籲政府應持續整合政策與產業,共築具主權性的AI基礎建設。

演講最後,施崇棠感性表示,50年前他見證台灣個人電腦產業的起飛,今天則見證AI的浪潮,他深信「台灣的AI未來,不在模仿,而在創造可信共創的亞洲路徑」,華碩也將持續作為AI轉型的實踐者,與台灣一起在全球AI地圖上寫下嶄新篇章。……(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


財訊獨家專訪》金牌運動部長李洋:我是樂於挑戰的人 卓榮泰一通邀約電話,激起他的熱情

「中國人形機器人很低廉,但輝達晶片才是機器人大腦!」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大談台日美因應之道

缺少台灣半導體,倒楣的是美國人工智慧產業…AI基礎建設聚焦3大重點技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