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人道區淪新地獄「200萬人塞13%土地」 兒童帳篷內遭襲喪命
圖、文/周刊王
以色列在加薩市推進地面行動的同時,大批巴勒斯坦居民被迫南遷至以軍劃定的「人道主義區」艾爾馬瓦西(al-Mawasi),卻迎來另一場生存考驗。原本被視為庇護地的沿海帳篷區,如今人滿為患,食物、水源與安全全都告急,甚至傳出帳篷遭襲奪走兩名兒童性命的慘劇。

根據《BBC》報導,來自加薩的舒拉菲(Sylvia al-Shurafi)在本週帶著家人抵達南部時,發現所謂的「人道主義區」幾乎毫無資源。她說,生活惡劣到「連動物都活不下去」,原本以為會有帳篷與水,最後卻只能流落街頭。與此同日,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納賽爾醫院(Nasser Hospital)接收兩具來自艾爾卡拉拉(al-Qarara)帳篷區的兒童遺體,醫護表示是空襲造成。
以軍早先下令加薩市民眾向南撤離,宣稱艾爾馬瓦西能提供較佳服務,但實際上,許多家庭得步行數小時或付出高額車資才能抵達,卻仍找不到遮蔽與糧食。聯合國人道事務廳(OCHA)發言人切列夫科(Olga Cherevko)在現場看見,大批家庭沿路席地而坐,帳篷與物資早已供不應求。她描述一戶來自賈巴利亞(Jabalia)的五口之家,南下四天仍無處安頓,只能共用一張草蓆露宿街頭,父親鞋子也因長途跋涉早已耗損殆盡。
衛星影像顯示,自8月中以色列宣布「重新佔領」加薩市後,艾爾馬瓦西帳篷區快速擴張。聯合國估算,超過200萬人被迫擠進僅占整個加薩地帶13%的狹小區域。伊斯梅爾(Mohammed Ismail)形容,帳篷緊密相連,毫無隱私可言,污水橫流,連如廁聲響都清晰可聞。他無奈說「我們呼喊要水都是徒勞,這是真實的苦難。」
艾爾馬瓦西最早在2023年10月被以色列標記為「人道主義區」,聯合國與救援組織並未承認。隨著撤離令一再擴大,該地如今涵蓋汗尤尼斯北與西側。雖然社區廚房與野戰診所陸續設立,援助機構承認難以追上需求。OCHA指出,以色列對檢查站的限制依舊嚴苛,部分食物,如花生醬甚至被列為「奢侈品」遭阻,許多已採購的物資滯留境外,救援車隊進入還需經以軍核准。
兒童成為最脆弱的一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成員英格拉姆(Tessa Ingram)說,多數家庭每天僅能吃一餐,往往是米飯或扁豆,父母常把份量留給孩子。她聽聞許多人為了取得飲水不得不徒步數小時,並直言「如何在這樣狹小擁擠的空間擴大援助」是最大挑戰。
以軍發言人阿德雷伊(Avichay Adraee)在X平台宣稱,艾爾馬瓦西有「重要的人道設施」,並持續供應帳篷、藥品與糧食。以色列民政協調機構COGAT則強調,近期已允許2萬頂帳篷與防水布入境,並增加南部淡化廠的水電供應。COGAT表示,每日約300輛援助卡車進入南加薩,其中八成都載運食品,並計畫重啟歐洲醫院(European Hospital)及設立兩座新的野戰醫院。
但對許多家庭而言,這些數字仍無法改變困境。舒拉菲說,她正清洗兒子「唯一的一套衣服」。孩子在目睹轟炸後變得虛弱,甚至出現口吃與長期緊張。她感嘆,過去從未擔心食物,如今卻成了每天唯一的焦慮來源,只是為了「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