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材變黃金! 生技公司轉型發展綠建材 循環經濟創佳績

發布時間:2025/10/05 09:42:08
更新時間:2025/10/05 09:42:08
FaceBookcopyLinkLine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台灣人一年製造的垃圾幾乎可以堆成一座台北101,促進低碳綠色發展成為了國際共識。桃園一間生技公司,原本專門製作環保餐具以及日用品,但是疫情期間沒有人到餐廳、飯店用餐,也讓這家公司業績重創,不過危機就是轉機,董事長葉明昇把廢材變成綠建材,意外開闢出新道路。

廢材變黃金! 生技公司轉型發展綠建材 循環經濟創佳績

一袋袋重達一噸的太空袋,裝滿不要的PP塑膠瓶、NG吸管,這些別人不要的廢棄物,在葉明昇的眼中,可是寶貝。

新浦樂生技公司董事長 葉明昇:「這些東西都是做壞掉、不要的。」

自家工廠生產的吸管,每次有150公斤會報廢,但若壓碎成片狀,再搓成約0.46毫米的粒子,進到壓縮機,就能變成PP發泡板的原料。廢材變黃金! 生技公司轉型發展綠建材 循環經濟創佳績

相比市面上,家具常見的三夾板、密集板、木芯板及塑合板等板材,能抗白蟻、零甲醛的3R、PP發泡複合板材,還更環保,一年能減碳3萬6744噸。

狂敲猛打,也不會壞,但要做出這樣的品質,就耗時近五年。

新浦樂生技公司董事長 葉明昇:「對一個友善環境來講,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當時我們跟公司還有團隊,認為這個產業是很好,而且我們透過去做市場調查,也認為這是一個對的方向,所以我們才繼續一直在 ,今天,這五年多的時間,我們這個小孩子終於誕生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產業 。」廢材變黃金! 生技公司轉型發展綠建材 循環經濟創佳績

從環保餐具工廠,改作環保板材,轉型契機,就是疫情海嘯,封城導致市場萎縮,每年虧損上千萬,為了養活員工,葉明昇把腦筋動到廢材上,意外在家具市場闖出名號。

切割成不同大小的3R板材,透過光照,可以看到其中粒子,但貼上各種顏色、紋路的外皮,外觀和木材、石材,幾乎沒有差別,不過價格更有競爭力。

扣上鉸鍊,門板和玄關櫃,一體成形,還能組裝成書櫃、衣櫃,甚至桌子、電視牆,應用廣泛,MIT的綠建材,不僅成本低廉又能減碳符合市場需求,更讓循環經濟走出另一種新的可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