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仍紅色警戒! 「撤離計畫初稿定」中央盼完成演練可降級
財經中心/陳孟暄 李奇 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來到災後第20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13)天指出,目前著重側溝與佛祖街的淤泥清理,也儘速辦理災區撤離計畫,希望讓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往下調。總協調官季連成說,預計本月15日前,全面達標讓排水溝恢復順暢!

工人賣力敲打,在土堤上,進行鋼絲網噴漿加固作業,持續趕工中。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 季連成:「河堤的修築工程已經趨於完整,現在只是在鞏固加強他的鞏固中,那這個2860公尺堤防已經完成了」。

堰塞湖事件第20天,仍維持紅色警戒,但中央已經完成2860公尺臨時堤防,為民眾安全添一分保障。目前清淤重點在側溝以及佛祖街一帶,國土署也派專責人員負責5條地下水道清淤,預計15日前全面達標,讓排水恢復順暢。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 季連成:「側溝已經達到了21.6公里的距離,預計在15號我們可以達標,那我也要求國土署,每一個5條地下水道用專責專人的方式來做處理 ,務必在15號以前,把地下水道能夠打通」。
災後重建仍在持續,目前堰塞湖的水位大約20公尺,水量155萬噸,是原來的1.7%,流量不足以形成威脅,至於外界最關心的撤離計畫,縣府似乎有一些疑慮。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 季連成:「撤離計畫大致上定案,不果因為縣府仍然有一些疑慮的地方,我目標是這個禮拜,條件大概都達成以後,我們的紅色警戒就會往下調降,調降成黃色警戒」。
撤離計畫初稿已完成,現在就等縣府答案,紅色警戒才有望調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