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國際勞工組織陷財務危機!若美國不繳清會費「恐裁員295人」
圖、文/周刊王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UN)專門機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正面臨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財務困境。根據1份內部文件顯示,若美國與其他會員國不儘快繳清積欠的會費,該機構恐將裁撤高達295個職位,約占總員工數的1/8。

據《路透社》獨家報導,這份35頁的草案由ILO總幹事洪博(Gilbert Houngbo)於13日發給全體員工。文件指出,部分會員國拖欠的會費已達2.6億瑞士法郎(約合新台幣99.1億元),相當於該組織2年預算的1/3,使得現金流「陷入危急。」
美國是ILO最大金主,負擔其22%的常規預算,但目前仍積欠逾1.73億瑞士法郎。中國、德國等國亦延遲付款。美國方面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ILO負責協調各國政府、雇主與勞工,共同制定全球勞動標準,並曾在196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推動全球勞動權益與人權保障的貢獻。然而,如今這個擁有約3,500名員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正為維持營運而掙扎。
文件中列出2種情境:若2026至2027年度預算削減達20%,將裁撤多達295個職位,以節省約9,320萬美元。這將使ILO在全球各地的辦公室與業務均受影響。
今年稍早,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削減資金,ILO已在日內瓦總部與外地辦公室裁員225人。最新預算案於6月獲批,總額為9.3億美元,但資金回收速度在9月急遽放緩。若不進一步削支,現有儲備僅足以支付薪資至2025年底。為延長資金週轉,文件建議凍結差旅與招聘支出。
若財務壓力稍緩,另一方案是將部分日內瓦總部職員調往其他地區。文件建議,行政、傳訊與研究等部門約72名專業人員可被外移,其中50人將調往義大利都靈(Turin)的訓練中心,2年可節省600萬美元。
此外,歐洲與中亞事務可能轉移至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Budapest),阿拉伯國家業務則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遷往卡達首都杜哈(Doha)。若能騰出空間出租總部2層樓,亦可帶來540萬美元租金收入。
然而,ILO員工工會已發出決議,對財務「危機」及草案內容表達「深切關切」,並批評管理層未與員工進行「善意的社會對話。」
ILO則強調,與整個聯合國體系一樣,該組織正因會員國延遲繳納會費而遭遇資金流動性問題。雖然組織正盡力避免非自願解聘,但若財務狀況未見改善,「裁員將無法完全避免。」
此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亦提出將聯合國常規預算削減15%,顯示全球多邊機構正普遍面臨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