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第3季增長超預期!央行示警2026年恐放緩
圖、文/周刊王
新加坡經濟在2025年第3季表現優於預期,儘管該國中央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簡稱金管局)警告,2026年的經濟成長可能將明顯放緩。

據《CNBC》援引「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MTI,簡稱貿工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至9月期間,新加坡國內生產毛額(GDP)按年成長2.9%。這一數字雖高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1.9%,但相較於經修正後第2季的4.5%增幅,仍顯示成長動能放緩。
按季調整後,新加坡第3季GDP季增1.3%,略低於上一季的1.5%。製造業是整體經濟放緩的主要因素。該產業在第2季大幅成長5%後,第3季幾乎陷入停滯。營建業的增速亦趨緩,從前一季的年增6.2%降至3.1%。
貿工部在聲明中指出:「受生醫製造與一般製造集群產出下降拖累,即便其他製造領域仍持續擴張,整體製造業表現仍顯疲弱。」
新加坡服務業成長則大幅放緩,從第2季的年增1.7%降至僅0.2%。主要原因包括批發與零售貿易以及運輸與倉儲領域的收縮。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資深外匯分析師Lloyd Chan在數據公布後指出:「雖然這次成長放緩部分是因去年基期較高所致,但在全球貿易逆風下,新加坡仍展現出相當的韌性。」
此次經濟數據出爐之際,新加坡金管局才宣布維持既有政策不變,延續7月的立場。金管局表示,隨著與貿易相關的產業活動逐步「正常化」,新加坡的GDP成長預料將溫和放緩。
不過,新加坡央行分析,全球對人工智慧(AI)的投資將在中長期支撐新加坡的製造業發展;而基礎建設支出與寬鬆的金融環境,則有望推動營建與金融服務業。
金管局在聲明中預測:「2026年的GDP成長將隨外部環境變化而放緩,趨近於長期平均水準,使產出缺口(Output Gap)縮小至約0%。」
日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亞洲區主管瓦拉森(Vishnu Varathan)表示,金管局此次的決定「毫不意外」,即使近期整體與核心通膨顯著下降,央行仍選擇觀望。據悉,新加坡核心通膨在2025年8月上升0.3%,為自2021年2月以來最緩和的漲幅,主要受服務成本放緩影響。
金管局進一步指出,排除私人交通與住宿價格的核心通膨,預料在短期內將進一步下降,之後再逐步回升。根據預測,2025年的核心通膨平均約為0.5%,2026年則可能介於0.5%至1.5%之間。
瓦拉森形容,新加坡央行此次決策並非「鴿派暫停」(not a dovish pause),而是「穩健觀望」,強調若要進一步寬鬆,除非出現明顯的需求衝擊,否則可能性不高,「若要讓新加坡元名目有效匯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的升勢趨緩,必須出現需求面的不利衝擊。」
新加坡近期出口數據持續下滑。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8月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年減11.3%,為自2024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
8月新加坡對印尼、美國與中國的出口皆出現下降,但對歐盟、台灣與南韓的出口則有所增加。其中,對美國出口年減幅特別顯著:8月下降28.8%,繼7月暴跌42.8%之後,已連續2個月出現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