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安世半導體」之爭 台廠或能漁翁得利
民視新聞/蕭之晴 綜合報導
安世半導體做為全球車用晶片大廠,晶片供應量數一數二,後來被中國「聞泰科技」併購,變成歐洲研發、中國生產。但這個月初,荷蘭政府突然宣布介入接管,原因是擔心技術被轉移到中國,而中國也嗆聲要管制產品出口。雙方部長21日進行談判卻破局,恐怕導致供應鏈大亂,而台灣廠商或許能從中得利。

汽車大廠推陳出新,亮麗外觀,準備搶攻市場。然而,這些車用晶片可能準備要大缺貨了。
汽車晶片龍頭,安世半導體的荷蘭總部出事了。安世半導體是中國聞泰科技的子公司,除了有荷蘭總部,也有位在中國的工廠。由於擔心關鍵技術遭轉移至中國,荷蘭政府在不久前對總部進行接管,與中國劃清界線。而中國對此態度強硬。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荷此舉不僅違反契約精神與市場原則,還將嚴重損害荷營商環境,害人害己。」
中國除了痛批荷蘭政府插手企業事務,也同時對安適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進行出口管制,導致產業鏈面臨堆貨危機。雙方部長在21日進行通話後,仍然沒有解決方案。歐盟貿易委員出面緩頰。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中荷)都致力達成協議以恢復供應鏈,提供(市場)急需的確定性,並且防止全球生產停滯。」
不過,中荷安世之爭,也讓台廠有機會得利,台灣二極體廠商受到矚目,有望成為歐洲車廠的轉單目標。這次危機也凸顯出半導體技術與國家安全的緊密連結,雙方最後談判結果如何,各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