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清晨排隊抽籤 安倍槍擊案首日審理「32旁聽席爆滿」
圖、文/周刊王
日本奈良地方法院於28日開庭,首次審理發生於2022年7月8日在奈良市的安倍晉三槍擊命案。因殺人等罪遭起訴的山上徹也(45歲)在歷經超過3年的鑑定留置後迎來初審。而這起事件也吸引不少民眾注意,奈良地方法院上午便湧入民眾排隊索取旁聽券,地方法院準備的一般旁聽席僅32席,目前已確定完全爆滿。

根據《讀賣新聞線上》、《時事通信》與《NEWSポストセブン》報導,奈良地方法院上午8時30分起,法院人員發放腕帶型抽選券。從愛知県豊田市趕來的50歲男子,表示自己主要是在意槍手的母親、世界平和統一家庭連合(旧統一教会)信徒在庭上的證言,想知道山上徹也是否意欲把母親從教團「奪回」。
來自兵庫県伊丹市自營業者桂毅也與女兒到場,希望看見被告的表情與聽見在庭上的看法;横浜市22歲女大學生則盼親耳聽見山上徹「為何走到殺人」的直接說法。
目擊事發過程的奈良縣天理市市長並河健描述,自己當時距離講台約20公尺的地方聽演說,在聽到槍響後,馬上衝上前尋求護理師協助「無論如何想把人救回來,只有『遺憾』二字」。
而村議員大谷敏治則想到,當時在步道拍攝時,聽到兩聲「咚」,鏡頭記錄被壓制的嫌犯與現場急救,影像其後流傳各地。
而對於行兇的山上徹,並河健表示希望釐清行凶過程中的痛苦與經過,將事件放回「現代社會的問題」來思考。並河健談及從媒體得知的成長背景,認為需要建立不讓不條理轉向對他者攻擊的社會;僅靠警備難以杜絕悲劇,減輕親子與兒少的生存困難、打造可求助的場域才是關鍵。
大谷敏治則是期盼聽到「為何把對教團的憤怒指向安倍晉三,甚至走到殺害」的答案,並關注成長境遇對量刑的影響。
報導中提到,槍殺事件發生之後,大谷敏治一度因創傷難以再拿攝影機,直到最近才開始使用同一台攝影機來記錄大阪的關西萬博。
後續檢方依殺人、違反槍砲刀劍類所持等取締法、違反武器等製造法、違反火藥取締法、建築物毀損,對山上徹起訴五罪。
報導中提到,日本法律規定,殺人法定刑為5年以上,單獨計算時有期刑上限20年,合併加重時上限可至30年;外界研判檢方藉多罪並科爭取較高上限。
辯方在公判方針上不爭執殺意,意在說明「宗教性虐待與受害遭擱置」是導致事件的主要背景,尋求情狀減輕。
報導中也提到,原先申請由臨床心理師與宗教學者鑑定遭法院駁回後,辯方改申請情狀證人;奈良地裁在9月21日第9次公判前整理手續決定採用5名情狀證人,分別是兇手的母親、年幼的兄妹、全國霊感商法對策律師連絡會的2名律師與宗教社會學者。檢方曾以不應涉入宗教問題為由反對專家出庭,對親族證言則主張縮短時間;最終5人全數獲採。
目前辯護律師準備就以山上徹的母親對教團高額捐獻、父親自殺後的家庭失衡、長兄罹病與自殺等脈絡呈現證據,說明金錢困窘與社會救濟不足如何累積風險,並觸及教團與政界連結構成的「被擱置的受害」。
由於山上徹的母親仍為教團信徒,法庭上不排除出現「家庭內問題、對教團致歉」等說法的可能;辯方律師認為,只要忠實敘述成長歷程即可,庭上將由法官與裁判員衡量其對量刑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