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發布時間:2025/11/04 18:52:22
更新時間:2025/11/04 18:52:22
FaceBookcopyLinkLine

財經中心/陳致帆、胡崇恩 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頻傳,"氣象法"修正草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修正草案預計11月正式預告,未來將把「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類別,未來可依氣象署發布的「高溫特報」配套勞工高溫假或調整出勤規範。不過勞團認為,寒流衝擊不亞於熱浪,建議政府應同步研議「低溫假」制度,保障勞工。

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圖/民視新聞)

近年來夏天到秋天,高溫天數越來越多,民眾拿著隨身電風扇、扇子猛搧,戶外工作者更是辛苦!如今立院決議,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讓勞工有機會放高溫假或調整出勤。不過,勞團建議政府應同步研議「低溫假」制度。

立委(民) 許智傑:「高溫跟低溫假應該要有個標準,不是說高溫或低溫就放假」。

立委(國) 林沛翔:「這個案子我覺得我們在黨團,還沒有開始討論,我們的低溫跟實質上,會導致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危險的低溫,是不是一樣的狀況,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好好討論一下」。

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全台高溫日數比2023年多出近一倍,熱傷害人數更暴增近三倍。(圖/民視新聞)

根據統計,台北市每年超過35度的天數高達70多天,玉山溫度也年年創新高。2024年全台高溫日數比2023年多出近一倍,熱傷害人數更暴增近三倍。

行政院長 卓榮泰:「目前勞動部,已經有高溫工作的注意事項的指引,那就是在保障勞工的安全,包括醫學上對人類人體的影響,包括氣象學對氣候的適應等等,都要再做進一步的討論」。

面對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高溫、低溫假」是否該入法,也成了民眾關心話題。

民眾:「不是上班族的話是沒有差,那上班族的話就是假越多越好」。
民眾:「所以我覺得低溫假,比較不是這麼的需要,高溫假的確需要,可是我覺得高溫還是會找到源頭,源頭就是我們人類,對於環保的意識要加強」。

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修法後將進一步細化高溫警示和應變措施。(圖/民視新聞)

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未來若修法通過,高溫假不一定是全天停班課,可能依高溫時段分段調整,讓戶外勞工和學校調整作息。目前高溫警示分為黃燈(36度)、橙燈(37度)和紅燈(38度),每3小時更新一次,修法後將進一步細化高溫警示和應變措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