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世界大戰開打!日專家曝台積電1弱點:中國最晚2050年封王

發布時間:2025/11/04 09:14:08
更新時間:2025/11/04 09:14:08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日本資深半導體工程師「情ポヨ」(Jyo Poyo)接受《週プレNEWS》採訪,分析了日美中台韓的半導體世界大戰,並在其中揭露衛冕冠軍台積電的弱點,以及日本捲土重來的契機。同時分析,中國最遲將在2050年成為半導體霸主。

半導體世界大戰開打!日專家曝台積電1弱點:中國最晚2050年封王

據日媒《週プレNEWS》1日的報導,被問到「日本半導體產業是否能復活」時,情ポヨ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後的榮光是2000年的PlayStation 2。」那時,索尼(Sony)決心自製遊戲機處理器,開發了名為「Emotion Engine」的CPU,並在長崎工廠量產。其平行運算性能超越當時多數個人電腦處理器,堪稱巔峰時刻。

但從那段黃金時代到今日已超過20年。技術是否已經斷層?他說:「勉強還有一口氣。」如今,日本半導體新創「Rapidus」匯聚了從美國IBM、Intel返國的技術者,以及曾在東芝(Toshiba)等企業工作的中壯年工程師,「他們依然保有那種24小時趕工、晚上去喝一杯的爆肝文化。」

為何日本國產半導體產業能捲土重來?

情ポヨ認為,日本重返半導體舞台的契機,其實是2020年的全球晶片荒,「那之前也有人喊復興,但政府支持太少,沒人能推動。直到汽車製造都受阻,政府才終於意識到這是國家級危機,啟動大型專案。」

他續稱,日本半導體衰退時社會反應冷淡,「大家都以為進口就好」。如同稻米價格暴漲後才開始備糧,日本也是等到「進口晶片買不到」才驚覺問題嚴重。

PS2時代過後,日本企業選擇設計自家晶片、卻將製造外包給台灣的台積電(TSMC),「TSMC那時的製造成本比日本自建工廠還低,日本只負責設計反而最賺。」他形容這轉型「就像餐廳太難經營,改當料理研究家。」

台灣的勝出:成本與決斷的智慧

為什麼TSMC能比日本的成本更低?「情ポヨ」指出,「關鍵是自動化的取捨。」日本想把每道流程都自動化,結果反而增加成本;台灣則只在能回本的地方導入自動化,其他則以人力補足。

這種「成本最優化」的思維,使台灣在效率與價格上雙雙勝出。隨著技術進步與人力成本上升,TSMC又逐步擴大自動化,如今已成為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晶圓代工企業。

他進一步談到全球最昂貴的設備,極紫外光曝光機(EUV lithography),「這是人類製造過最複雜的機械,1台數百億日圓,且全世界只有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能造。」

但TSMC不會立刻購買最新機型,而是嚴格評估「最佳性價比時機」。相對地,日本企業決策遲緩,現場技術人員的意見往往難以上達。「韓國和台灣企業敢於現場裁決,而日本高層則糾結於『出事誰負責』。」

日本模式的極限

「日本工程師非常優秀。」情ポヨ說。日本能在1980年代擊敗美國半導體,靠的就是嚴苛的檢測與改良,將良率提升到極致。但隨著產品更新速度加快,這套「職人式」的改進模式不再適用。台灣與韓國對少量瑕疵更為寬容,也因此能更快推新產品,「時代已變,日本的執著反而成為包袱。」

美國的挑戰與新一輪泡沫?

如今,美國也在復興半導體。前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推出巨額補貼,但問題是「缺人。」情ポヨ指出:「美國工程師的薪水是日本的3倍,但現場人才依然不足。川普政府的移民限制更讓招募海外技術者變難。」

那這是半導體泡沫的跡象嗎?他搖頭:「還沒開始呢。」半導體從企劃到量產需5年。產業內部早已規畫5年以上的AI晶片藍圖,未來需求只會增加,「真正的半導體泡沫,恐怕要到2030年代才會爆發。」

中國的急起直追

談及中國的崛起,情ポヨ語氣轉為嚴肅,「業界普遍認為,最遲2050年中國會成為半導體霸主。」儘管美國祭出出口管制,禁止銷售先進設備與外資投資,但中國的開發速度不減反增,「他們的進展快到連封鎖都追不上。」

他透露,中國企業透過未受制裁的公司進口設備、或收購外企以獲取技術,「EUV拿不到沒關係,他們用上一代設備照樣能做出高水準產品。」

真正的關鍵在於「Know-how」。情ポヨ解釋:「有設備不代表能做得好。就像Intel和三星(Samsung)買同樣的機器,卻追不上TSMC。關鍵是提升良率的祕傳技術。」

近期,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1名台灣籍員工因涉嫌竊取TSMC機密被捕,震驚業界。情ポヨ表示:「那事件更像是1種警告。過去業界對機密界線模糊,但現在開始嚴格執行。」

至於外界揣測洩密事件與Rapidus有關,他否認:「兩者技術路線完全不同,根本沒可偷的東西。TSMC是自家技術,Rapidus則獲得美國IBM的授權,兩者就像法國菜和中華料理,食譜不同,偷也沒用。」

Rapidus的機會與日本的命運

IBM在退出量產後仍持續研究製程,過去授權三星,如今改授予Rapidus。這讓日本重新燃起希望。情ポヨ:「起初大家懷疑Rapidus能否真的造出先端晶片,但現在看來,他們正逐步克服困難。」

不過他也提醒:「最終關鍵不在技術,而在市場。」他比喻:「TSMC與三星是巨人,日本不可能硬碰硬。要靠的是收拾殘局,或累積小規模的需求。」

而這也暴露了TSMC的弱點。隨著規模擴大,新世代管理層漸失過往那種「有求必應」的靈活性。「他們變得像一般大企業,不再願意為小單客戶拚命。」這正是Rapidus的突破口。

但情ポヨ也警告,若日本企業無法推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應用,如「日本語生成式AI」這類新市場,那Rapidus再努力也徒勞,「半導體不是孤軍就能打贏的戰爭,日本企業必須團結,形成完整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