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布局美國 將用人形機器人在德州產AI伺服器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稍早告訴日經亞洲(Nikkei Asia),鴻海積極布局美國之際,將在數個月內導入人形機器人到美國德州(Texas)的工廠,以生產人工智慧(AI)伺服器。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稍早告訴日經亞洲(Nikkei Asia),鴻海積極布局美國之際,將在數個月內導入人形機器人到美國德州(Texas)的工廠,以生產人工智慧(AI)伺服器。
日經亞洲報導,鴻海是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與AI伺服器製造商,同時也是輝達(Nvidia)關鍵的供應商。劉揚偉本月4日在東京舉辦的日經論壇發表演說後接受專訪,日經亞洲接著於今天刊出他受訪的內容。
劉揚偉受訪時宣布,「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左右,我們會開始看到人形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工廠)…這些人形機器人將會生產AI伺服器」。
報導指出,此舉代表成立超過50年的鴻海,將首度在生產線上採用人形機器人,這項改變預料會提高生產AI伺服器的效率與產量。劉揚偉指出,「速度對AI這類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
鴻海以替蘋果公司(Apple)代工聞名,也與輝達關係密切。鴻海目前在美國德州、加州(California)、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及墨西哥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都具備AI伺服器生產能力,並計劃在美國俄亥俄州(Ohio)設廠,作為「星際之門」(Stargate)AI基礎建設計畫的一部分。
劉揚偉也表示,至少在未來3年,北美洲會持續是鴻海最大的AI伺服器製造基地,因為美國建置AI數據中心的步伐領先全球。他指出,「我們明年與2027年在美國的擴產規模,絕對會比今年更大。」
鴻海位在美國德州休士頓(Houston)的工廠,是該公司在美國生產AI伺服器的重要據點。日經亞洲先前報導,鴻海把伺服器關鍵零件的繪圖處理器(GPU)板卡產能,轉移到休士頓廠,作為打造AI伺服器美國國內供應鏈的一環。
而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競爭對手廣達,今年已經多次加碼投資美國,以擴充在美國本地的產能。
劉揚偉也表示,鴻海目前也正在與日本電信及網路公司軟銀(SoftBank)合作,計劃把夏普(Sharp)位於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的液晶顯示器(LCD)工廠,改造為AI伺服器生產基地,以因應日本「主權AI」的需求。
他提到「主權AI」時表示,多國政府不僅希望數據留在本地,連訓練模型也要在地化,「而生產伺服器也得在當地」。劉揚偉補充說道,鴻海已決定在「1年內或更快的時間」於龜山市製造AI伺服器。
關於2026年的資本支出,劉揚偉表示,鴻海會優先著重北美、日本、台灣的AI相關生產,而越南與印度的擴展計畫則會較保守,原因是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低迷。
鴻海今年前10月自結合併營收6兆3926.73億元,較去年同期5兆5324.77億元成長15.55%,創歷年同期新高;鴻海今年的股價也隨著AI熱潮而水漲船高。
日經亞洲先前報導,輝達GB200與GB300伺服器系統的需求是鴻海成長的主力;此外,儘管蘋果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Air銷量不振,但iPhone 17與iPhone 17 Pro的表現優於預期,也對鴻海有所助益。
鴻海今年第2季的營收,伺服器業務首度超越蘋果相關業務,象徵公司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放緩之際,成功把重心轉移到AI。廣達、緯創、英業達等鴻海的同業,過去幾年也都陸續把資源轉到AI伺服器領域。
劉揚偉於2019年6月接任鴻海董事長,把電動車、智慧醫療與機器人定為鴻海下一階段成長重點,並規劃以AI、半導體與次世代通訊技術作為基礎支撐。(編譯:楊惟敬)114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