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佳騰推油電整合大計,新款瞄準學生客!二代接手改革,打造台灣首輛跨騎型微電車

發布時間:2025/07/09 14:07:35
更新時間:2025/07/09 14:07:35
FaceBookcopyLinkLine

撰文‧曹悅華

 宏佳騰宣布品牌整併、瞄準國際,從油電分家的失誤中反省重整。鍾家二代主導突圍戰,盼以新識別,以及微電車等新產品搶市,重返市場高峰。



宏佳騰推油電整合大計,新款瞄準學生客!二代接手改革,打造台灣首輛跨騎型微電車
宏佳騰二代接班瞄準學生客(攝影/蕭芃凱)

7月4日的國際重型機車展上,年營收逾二十億的機車廠宏佳騰宣布,今後品牌不再區分油、電車,統一以「Aeontek」為識別,並一口氣推出油、電車與微型電動車共4款全新力作。宏佳騰整合品牌,固然是為讓合併油、電車服務據點效益最大化;但實際上,是這家成立20多年品牌,在市占節節敗退的困境下,醞釀三年的一次絕地反攻。

從代工沙灘車跨足機車品牌的宏佳騰,2011年曾憑著找到藝人周杰倫代言三輪重型機車3D-350打響名號,一度衝上國內機車銷售市占率第6名;但好景不常,宏佳騰過去5年銷量皆排名第9,市占率不到1%,去年僅賣出4千輛車,其中包括約1千輛電動車。

宏佳騰推油電整合大計,新款瞄準學生客!二代接手改革,打造台灣首輛跨騎型微電車


品牌分化、策略搖擺拖累轉型

宏佳騰2019年轉型發展電動機車,也曾短暫風光。當年推出第一款電動車Ai-1 Sport,因搭載智慧儀表系統,傲視使用Gogoro換電系統的聯盟品牌,蔚為話題,在兩年後躋身電動車二哥。但隨後又相繼被光陽、中華超車,電車市占落居第四名。

「宏佳騰最可惜的地方,在於明明有兩款車成功,卻都後繼無力。」一名車廠高層斷言。

如何帶領品牌再創高峰的難題,如今落在宏佳騰二代、董事長獨子鍾亞成身上;年僅30歲的他,也是催生此次油電整合大計的關鍵人物。

「這次我希望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目前身分是宏佳騰總經理特助的鍾亞成,接受訪問時神情堅定;首度與兒子一同接受專訪的鍾杰霖也強調:「宏佳騰一直在找新的機會。」用行動替鍾亞成背書。

鍾亞成說的「不一樣的路」,指的是不只專注國內市場,而將格局放大到國際趨勢,用全球化視野來開發車種。

「台灣就算拚到第一名,數量也難再突破,若能搶到歐美等市場,一年賣出的機車,會是台灣的好幾倍。」他解釋。

於是,鍾亞成第一步,是整合宏佳騰的油電品牌。

原來,2019年宏佳騰將大半資源投入發展電動車品牌,兩年內迅速推出4款新車,卻也付出油車開發停滯、長達3年沒有推出全新車款、消費者信心下降等代價。

品牌分化後,也導致產品企畫、行銷、教育訓練等成本加倍;此外,消費者不斷反映購車、售後服務不便,有時到了特定門市,卻無法滿足自身對油、電車的需求,也讓宏佳騰銷量持續下滑。

發現問題後,2022年起,鍾亞成與團隊著手油電整合計畫,希望輔導所有門市都能同時服務油、電車主。

只是,這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馬上就有經銷商吵著要退出。」鍾亞成不諱言。在宏佳騰近200家經銷商當中,就有125家屬於油車門市,對他們而言,新增電車銷售及維修門檻高,需要重新訓練;至於電車門市則不願走回傳統的油車之路,鍾亞成只好一家家溝通。截至目前已有6成店家願意加入,首家油電整合示範店也有望在7月底揭幕。

微電車新檔次  3日接百訂單

說服經銷商的同時,還必須解決產品線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升銷量。同年,鍾亞成新成立產品企畫部門,5人團隊專門負責調查國際趨勢後開發新機種,此次重機展展示的全新微型電動車「Coopop 01」,便是該部門成立後端出的第一項祕密武器。

有別於外界對微電車較「簡陋」印象,Coopop 01外觀猶如皮克斯動畫的「瓦力」,是台灣首輛跨騎型微電車,鋁合金輕量化設計也相較市面上的微電車輕約五公斤,連沒駕照的學生都可以輕鬆駕馭。

「就像一輛小檔車!」鍾亞成透露,該微電車靈感來自美國電輔車王者Super73,歷時一年開發設計,希望此次能將台灣微電車提升檔次。

只是,油電整合後的第一輛新車竟是微電車,一名電車大廠主管直言不夠亮眼,甚至連員工都曾質疑。

鍾亞成則攤開數據,原來,經過市調,在台灣平均一年約10萬輛微型車的市場當中,有一成的消費者覺得外觀「差強人意」,而這些就是宏佳騰瞄準的商機。「從小就開始買宏佳騰微電車,長大就會換成我們的機車,甚至上升到黃牌車種。」

事實證明,Coopop 01推出後,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3天內經銷商就已回報上百輛訂單。

看著兒子的雄心壯志,目前已逐漸退居幕後的鍾杰霖不諱言,此次戰役將是對兒子的壓力測試。但宏佳騰能否在轉型之後,第三度向上攀升,仍有待時間驗證。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7uwn4l)

房價太貴買不起,養生村每月3萬5、住到75歲也才630萬,幹嘛要買房?3個你沒想到的「老年破產陷阱」

哪種綠領工作最高薪?59%綠領職缺不限科系,文科生跨域轉型月薪破6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