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I思考才是真「電腦」 施崇棠嘆台灣太淺碟迫切需深耕型人才

發布時間:2025/07/09 15:57:27
更新時間:2025/07/09 15:57:27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主導成立「AI電資大聯盟」,華碩(2357)董事長施崇棠表示,AI會思考,才是真正的「電腦」(electric brain),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而非僅止於淺層應用的開發能力。

有AI思考才是真「電腦」 施崇棠嘆台灣太淺碟迫切需深耕型人才

「AI電資大聯盟」啟動典禮9日於台大博理館舉行,包括台大校長陳文章、電資學院院長吳宗霖,以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廣達(2382)技術長張嘉淵、緯創(3231)營運架構長暨技術長沈慶堯、和碩(4938)副董事長程建中、台達(2308)技術長郭大維與天鈺(4961)董事長林永杰等都出席,要共同推動人才國際化與研究前瞻化。

台大AI電資大聯盟捐贈啟動典禮。(圖/方萬民攝)
台大AI電資大聯盟捐贈啟動典禮。(圖/方萬民攝)

電資學院院長吳宗霖表示,聯盟將以「專業人才培育」、「前瞻技術研發」與「深度產學合作」三大支柱為核心,後續五年將聚焦推動三大核心計畫:包括全球電資菁英培育專案、頂尖博士培育專案以及設立講座教授暨學者計畫。

施崇棠致詞時表示,自己50年前非常幸運地選擇了電機系的計算機組,得以恭逢其盛,見證台灣個人電腦產業的蓬勃崛起。50年過去,我們正站在AI技術浪潮的前沿,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啟動。

施崇棠說,過去我們所稱的「電腦」computer,是具備computing計算能力的電子設備,但現在以AI為核心、能搭配多種大型模型的智慧系統,才是真的「電腦」,也就是electric brain。

施崇棠透露,其實華碩一直有關注DeepSeek的技術突破,他曾稱DeepSeek的AI能力是「窮人的中國功夫」,但從首篇論文開始,就展現出非凡實力,也得到多項創新成果,甚至獲得Sam Altman的高度評價。

施崇棠表示,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而非僅止於淺層應用的開發能力。這也是AI電資大聯盟的成立初衷,也就是要打破教育文化的慣性,勇於投入更深、更廣、更難且更複雜的技術領域,透過學界與企業的緊密合作,讓師生與產業建立真實而有力的連結,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世界級的AI戰場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