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台灣企業會順利過關 國泰金李長庚談「去美元化」誰來替代

發布時間:2025/07/09 16:19:17
更新時間:2025/07/09 16:19:17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周刊王

台灣與美國貿易協議的關稅到底會是多少?對產業有哪些影響?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今天(9日)表示,對台灣的企業的適應能力、創新的能力充滿信心,短期間會有所衝擊,對整個台灣企業發展順利過關,甚至在這個機會對有些企業有更大的主張與發展。

關稅衝擊?台灣企業會順利過關 國泰金李長庚談「去美元化」誰來替代


李長庚今天出席國泰金控連續九年所舉辦的「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他在致詞說中指出,國泰金從2017年持續迄今、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中斷舉辦此論壇,今年正好是第九年,也正好是巴黎協議的十周年,2030年各國各企業政策設定,現在更是其中中期目標倒數的關鍵五年,也就是說我們未來五年的所做所為,對於達到2030年政策目標設定至關重要。

今年論壇主題設定為永續前瞻新局,涵蓋的不只是氣候,也延伸到自然正向、社會共融新解方。國泰集團到2024年底,整個低碳投融資金額達到3757億元,年度成長13.7%,並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累積投資太陽光電超過1500 Megawatt,離岸風電超過1900 Megawatt,期待繼續與各界努力,締造台灣為亞洲永續金融的重鎮。

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結果,預期近期將公布,由於最近六月份的出口再創新高了,外界認為這可能不利於國內下半年產業發展而有所衝擊。李長庚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則對於關稅政策對於台灣產業衝擊、新台幣匯率變化對金融業等的影響,做了以下的說明。

李長庚表示,對台灣的企業有信心,關稅的問題基本上不是只有對台灣不利,是全世界只要有出口到美國的國家都要面臨的對等關稅的問題,當然一定會對某些產業有所衝擊,我一直對台灣企業的適應能力創新的能力充滿信心,

所以我覺得短期間會有所衝擊,對整個台灣企業發展順利過關,甚至在這個機會對有些企業有更大的主張與發展

台灣對美出口,從川普第一任期到現在,是增加得相當的多,以整體GDP的規模,對照對美的出超順超金額,對比到其他的國家,台灣這個比例相對是高的。

李長庚指出,所以這一塊基本上來講,會有些壓力,壓力會呈現在我們對美國採購的增加,甚至很多的廠商可能將來到美國設廠,這個在短期上對於關稅、匯率等也會有一些壓力;不過我本身是一直認為,台灣本身的企業發展覺得OK。

譬如說我個人在19994到96年在美國唸書,那時候台幣幾乎是到25元左右,所以你可以看出來,台灣也曾到25元,前幾年也漲到27元左右,我們企業基本上沒有因為台幣,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受影響,台灣是非常的好。

所以我覺得從這裡可以證明,我們台灣企業適應能力是非常非常的強,當然短期間關稅政策變來變去的不確定性,可是我對台灣企業的競爭能力、創建能力還是充滿了信心。

至於近期台幣升值見到28字頭,對於金控業有一些壓力,外匯準備做什麼樣的動態調整。

李長庚表示,匯率的升貶,25元、27元、35元等,我們都有經歷過,對壽險來說是長期的資金,它不是馬上要變現的資金,匯率的變動是上上下下。

第二個來看,台灣本身也有一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用這種準備金的方式來沖抵外匯短期的變動對財報的影響,可以看出來整個主管機關或是會計界,也都很積極的在想怎麼樣能夠在台灣不是國際貨幣的狀況下,可是有大量的很多海外投資的部位,要怎麼樣能夠不要因為短期間匯率的變動,影響財報的變動,因為壽險的是長期資金,短期在匯率變動對壽險財報影響之外,坦白講實質上的影響是不大的,

以目前的各項機制更為健全,覺得不用太在意短期影響,但是中長期機制能不能愈來愈完善,我們本身的基本的操作能力要越來越好,商品的組合能不能變得更好,才是真正的根本。

李長庚還說,影響當然是會有,從過去的經驗,我覺得對台灣的企業還是充滿信心。

覺得台灣本身這幾年整個外匯出超,對外出超非常大,有點產業不太平均的狀態,就是說基本上要創造貿易順差最大的產業競爭力很強,但是因為這個貿易順差很大,其他的產業的競爭力相對比較辛苦,加上關稅政策,也看到許多產業在做轉型,利用新的科技,利用新的AI技術,

以自己從事金融業30幾年的經驗來看,台灣整個產業的轉換轉型,是對台灣企業充滿信心,短期間的影響是難免的,大家秉持像過去一樣的快速調整,競爭力還是非常的好,當然除半導體業之外,其他產業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從過去經驗看到台灣許多企業的轉型變化,讓我還是充滿很大的信心。

至於媒體詢問「去美元化」,李長庚表示,那要用甚麼東西來替代?看現在國際貨幣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等,基本上真正能夠替代美元部分,以目前現在看起來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用報酬來看,美元資產的報酬遠遠超過日圓等其他幣別的報酬,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全球投資人的選擇,美元霸權形成這麼久的時間,海外境外的美元資產的部位這麼大,對於美元武器化的產生的政治鏈政治風險,當然希望能降低被影響的程度,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只要是長期的狀態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做因應。

那麼短期間,有更好的選擇嗎?如果沒有的話,要如何去調整這個部位,降低風險,我相信在過程中會有新的商機,幣別的國際化程度再提高,像是歐洲銀行行長所說「看起美元未來發展會有些辛苦,這正強化歐原本身地位最好的機會」;但這一句話說了,也不會是明天歐元就代替美元,這一定是個長期的過程,就有時間來突破、因應。

李長庚說,對於關稅政策,政府本身是花很多時間來做準備,連環境部對關稅政策都做了那麼充分的準備,對政府要有信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