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蛤?海大、水試所發現文蛤新物種 暫命名「這名字」

發布時間:2025/07/17 17:27:13
更新時間:2025/07/17 17:27:13
FaceBookcopyLinkLine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合作進行「台灣海洋基因體解碼計畫」,盼在2030年前完成百種台灣海洋生物基因體圖譜,過程中卻意外發現台灣沿海1尚無記錄的新物種,暫名「寶島文蛤」。海大表示,新發現的寶島文蛤有更多免疫功能相關基因,具備較高的抗病潛力,可望成為水產養殖的新品種。

快新聞/蛤?海大、水試所發現文蛤新物種 暫命名「這名字」
海大團隊透過基因解碼發現的台灣沿海沒有記錄的新物種,暫名「寶島文蛤」。(圖/海大提供)

海大表示,這項計畫,鎖定代表性海洋生物進行深入研究,以建立先進的基因定序平台,推動基因資訊分析技術,培育資料分析與整合的人才,守護海洋資源,也能助漁業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育。

該研究一階預計在3年內完成30種代表性物種的全基因體定序,包括具文化意涵的飛魚、經濟價值高的康氏馬加鰆(土魠)、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微藻、應用潛力大的海洋酵母,以及具生態指標意義的環境細菌等,期盼能系統性建構台灣海洋基因體基礎資料,以作為未來的研究、產業應用與政府決策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海大台灣海洋基因體中心研究團隊在進行文蛤屬(Meretrix spp.)貝類全基因體定序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文蛤的全新物種,研究團隊初步暫命名為「寶島文蛤」,後續將透過正式命名並發表。

研究團隊指出,新發現的寶島文蛤基因分析顯示,其具有更多免疫功能基因,具備較高的抗病潛力,未來可望成為台灣水產養殖的新品種。希望有機會培育出高抗病潛力、快速成長與高環境適應力的新品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