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交流活動 林佳龍: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

發布時間:2025/07/24 12:43:40
更新時間:2025/07/24 12:43:40
FaceBookcopyLinkLine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23)日代表外交部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計畫」交流活動並頒發參訓證書,歡迎來自 波蘭、捷克、立陶宛、義大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及科索沃 等8個歐洲國家的119位青年朋友來到台灣。林佳龍表示,台灣已是全球晶片生產的重鎮,擁有完整供應鏈與關鍵製程技術,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且值得信賴的夥伴,未來將持續與歐洲等理念相近國家推動人才、科技與產業合作,邀請更多全球優秀青年來台交流,並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

快新聞/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交流活動 林佳龍: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日代表外交部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計畫」交流活動。(圖/翻攝自林佳龍臉書)

林佳龍透過臉書指出,「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計畫」除了促進台歐高科技產業合作,更是總統賴清德所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的具體實踐,自2022年推動至今,已有348名歐洲青年與專業人士參訓。

快新聞/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交流活動 林佳龍: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日代表外交部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計畫」交流活動。(圖/翻攝自林佳龍臉書)

林佳龍說,他要特別感謝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台灣大學、成功大學與外交部合作與推動,透過兩週密集的專業培訓與實地參訪,協助歐洲青年深入了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

快新聞/出席台歐半導體短期培訓交流活動 林佳龍: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翻攝自林佳龍臉書)

林佳龍表示,他藉此機會也要向青年朋友分享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故事。半個世紀以前,半導體產業對台灣來說是個全新且陌生的領域;1970年代初期,因為政府的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主動引進海外專業技術,並派遣我國年輕工程師赴美學習積體電路技術;而這批人才,後來也成為讓台灣半導體產業站上世界舞台的核心力量。

他續指,如今台灣已是全球晶片生產的重鎮,擁有完整供應鏈與關鍵製程技術,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且值得信賴的夥伴。

因此,林佳龍特別向大家推薦前段時間上映的一部紀錄片,由他的好友、導演蕭菊貞所執導的《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A Chip Odyssey》。影片講述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歷程,以及台灣面對困難、勇於挑戰的韌性與毅力的縮影;外交部也正在研議協助將影片翻譯成多國語言,讓更多國家的朋友看見台灣科技背後的精神價值。

最後,林佳龍重申,台灣作為全球晶片製造的領導者,未來將持續與歐洲等理念相近國家推動人才、科技與產業合作,邀請更多全球優秀青年來台交流,並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強化產業韌性,也為全球民主、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