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級財報週報喜 藍籌企業成指標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股超級財報週的表現,替市場注入樂觀投資情緒,保德信指出,截至7月25日已有34%的S&P500企業公布財報,其中8成企業的EPS與營收表現皆優於預期,而且高於5年與10年均值,EPS連續8季呈現年增,營收成長更是連續19季年增,也讓S&P500的評價從21倍上升至22倍,已超過年初高點。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表示,不僅企業財報報喜,美國第二季GDP也優於預期,季增年率3.0%高於市場預估的2.4%,更遠高於前季-0.5%,IMF也上調美國今明兩年成長預估至1.9%、2%,對於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亦從前次的2.8%上調至3%。
黃相慈指出,在經濟基調樂觀的環境之下,大市值跨國企業因為擁有規模經濟、品牌效應等優勢,有助於定價能力的穩定、毛利率維持等,預期表現將率先反映在獲利與股價走勢,甚至可成為產業的風向球,例如本週公布財報的微軟,不僅獲利與營收明顯優於預期,且旗下雲端業務表現亮眼,再度成為AI趨勢發展浪潮的指標之一。

黃相慈進一步說明,微軟上季財報數據,營收年增18%至764.4億美元,創下近3年來最大增幅,每股盈餘年增24%至3.65美元,其中最為矚目的是首次單獨揭露的Azure雲端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單季營收年增39%,全年營收突破750億美元,年增34%,顯示AI投資開始帶來實質回報。為支撐AI服務與雲端需求,微軟預估本季資本支出將超過300億美元,創單季歷史新高,而旗下Copilot目前每月活躍用戶已達1億人,成為推動生產力與營收成長的關鍵引擎。
另外,黃相慈表示,Google第二季財報同樣亮眼,包括營收812億美元、每股盈餘2.31美元、雲端營收也上衝至136億美元,Google強調AI推動全線業務成長,從搜尋、YouTube到雲端與訂閱都是全面受惠,因此將今年的資本支出預估從750億美元提高至850億,用來建構AI資料中心與晶片的布局。
黃相慈認為,看好大型企業定價能力強、毛利高,即使面臨關稅也能夠將成本轉嫁至產品售價,另外,這些企業在生產和銷售能分散在不同市場,面對政策變動時可以做快速調整,更有能力脫穎而出,搭配企業獲利仍在成長軌道,投資人不妨鎖定全球跨國藍籌企業,搭上這波股市成長列車。
[[注意:本基金的配息可能由收益平準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收益平準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且過去配息不代表未來配息;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