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開獎 產業影響看這裡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024年來自美國訂單佔台灣總接單的32.8%,現在對等關稅開獎,要課20%的稅率,群益投顧分析,台灣的主力資訊通訊等終端產品(如伺服器、顯示卡、網通產品等)的接單主要來自歐美地區,而台商接到海外訂單後,多數出口電子零組件到大陸組裝,最後出口到歐美地區。美國除了對進口國課徵對等關稅,為了防止洗產地,另針對轉運貨物徵收較高關稅。假設美國對所有國家課徵兩種不同稅率,因為台灣資訊電子多在海外生產,需留意任何轉運貨物若被徵收更高的關稅,則受到衝擊程度相對較高,電子業如半導體與傳統產業在台自製率較高,相對衝擊較小。

群益投顧認為,2024年來自中國訂單佔台灣總接單的21.5%,來自美國訂單佔台灣總接單的32.8%,因此,中美貿易關稅戰緩和,若美國態度溫和延伸至積極東協,台商無論在中國生產或南向佈局,所受的關稅負面影響減少。
若任何轉運貨物若像越南一樣將被徵收更高的關稅(防止洗產地)。因為台灣資訊通信產品與電機產品多在海外生產,需留意任何轉運貨物若被徵收更高的關稅,則受到衝擊程度相對較高,半導體與傳統產業在台自製率較高,相對衝擊較小。
以電子業而言:
1. 半導體:目前宣布對等關稅中,並沒有提到半導體細項,預期仍沿用之前規定,多仍關稅豁免商品項目。半導體課稅232調查進行中,美國商務部表示2週內,會出具調查報告,這部分才是未來半導體關稅主要來源。
2. 半導體設備耗材:多貢獻台灣廠區需求,關稅無重大影響。
3 IC設計業者:依目前稅制雖然沒有受到關稅直接影響,但考量關稅課徵可能影響未來美國市場需求減緩,故受影響層面主要在需求的變化。
4.系統廠:台灣系統代工廠商銷往美國的伺服器,L10、L11整機組裝產線大多位於墨西哥,因此多數皆在USMCA豁免之下。此外,對等關稅並不適用目前在關稅豁免清單(Annex II)的產品,因此包括PC、NB等產品也多在清單中。多數廠商也在有加大美國產能布局,積極拓展美國在地化產線布置,以降低未來風險。
5. PCB、零組件:台灣課徵20%關稅,對於PCB、零組件產業影響輕微,主要原因為這部分產業大廠過往除了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外,近年積極前往東南亞設廠,故關稅影響性將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稅為主要重點。且這類產品極少數產品會直接出口到美國直接影響少,如以一般sever BOM表來看,這類產品僅占整體BOM表比重多僅個位數%,最終如需與客戶共同分擔關稅,對供應鏈影響性尚屬輕微。

另外, 台灣網通廠大多屬於代工性質,所以銷美產品都是由客戶事先與整條供應鏈公司談好價格,因此台灣網通廠銷美對等關稅大多由客戶負擔,或是僅負擔部分,因此影響有限。而手機供應鏈公司則大多為關鍵零組件廠,產品大多非直接銷美,因此對等關稅幾乎無直接影響。還有 工業電腦公司對美銷售大多是專案性質,議價能力強,因此對等關稅大多由客戶吸收,只是需要注意客戶是否會因為關稅的轉嫁而影響到需求。而面板廠出貨的面板為顯示器的關鍵零組件,大多非直接銷美,因此關稅幾乎無
直接影響,惟須留意終端客戶是否會因為關稅的轉嫁而減少需求。
不過群益投顧的分析報告也指出,關稅對半導體設備公司影響有限。包括檢測廠商 設備廠商測試介面廠商再生晶圓廠等廠商,應不至於造成太大衝擊。評估如下:
1. 台灣檢測產業包含宜特(3289)、閎康(3587 )和汎銓(6830)。宜特、汎銓主要產能在台灣,閎康主要在台灣、中國及日本。由於檢測產業是提供檢測報告給客戶,並無直接出口產品到美國,關稅影響檢測產業營運有限。
2.半導體設備廠商 包含漢唐(2404)、聖暉*(5536 )、洋基工程(6691 )和亞翔(6139 )…等。相關廠務公司主要是幫客戶建置無塵室及機電工程,並非提供實體產品出貨到美國,關稅影響廠務公司營運有限。
3. 台灣測試介面公司包含精測(6510)、旺矽(6223 )、穎崴(6515)和雍智科技(6683 )。以上公司的產品是用在半導體的測試,主要出貨地點皆為台灣的晶圓代工廠、OSAT,關稅影響測試介面公司營運有限。
4. 中砂(1560)主要產品包含再生晶圓、傳統砂輪及鑽石碟。中砂客戶包含晶圓代工大廠,中砂全年展望並無因關稅而有調整,關稅影響中砂的營運有限。

另外網通產業部分,根據分析師的調查, 目前網通產品銷往美國的關稅列於豁免名單,只有非網通產品需要支付關稅。部分廠商影響獲利在可控範圍之內。
1. 智易(3596 ):關稅由客戶負責,稅率高低不影響獲利。
2. 中磊(5388 ):銷美產品營收比重約60%,由菲律賓廠生產,菲律賓目前稅率19%,會與客戶協商負擔部分關稅,對公司獲利衝擊可控。
3. 啟碁(6285 ):關稅由客戶負責,稅率高低不影響獲利。
4. 明泰(3380 ):銷美產品由越南廠生產,目前越南稅率19%,關稅大部分由客戶吸收,對公司獲利衝擊可控。
5. 友訊(2332 ):美國營收比重約8%,關稅對公司獲利影響可控。
6. 聯亞(3081 ):公司生產關鍵零組件而非最終產品,故關稅稅率高低不影響公司獲利。
7. 宇智(6470 ):銷美營收比重90%,實施20%關稅與客戶分擔,關稅將影響公司部分獲利。
8. 康全(8089 ):關稅由客戶負責,稅率高低不影響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