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不憂關稅20%!沒談定已先獲美方善意降稅率 台股這樣看

發布時間:2025/08/01 19:09:01
更新時間:2025/08/01 19:30:51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 /品觀點

美國公布將對台灣課徵關稅20%,比日韓談出的15%為高,但對比今年4月,美國首次公布時對我課稅32%,這次大幅下修12個百分點,賴清德總統也強調是「暫時性關稅」,後續只要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對於目前的關稅進度,法人圈並不悲觀,認為我們都還沒正式承諾開放市場或大舉投資,手中還保有籌碼,而美方已經展現善意降低稅率,此一結果比預期好很多。

法人不憂關稅20%!沒談定已先獲美方善意降稅率 台股這樣看

美國公布將對台灣課徵關稅20%,比日韓談出的15%為高,但對比今年4月,美國首次公布時對我課稅32%,這次大幅下修12個百分點,賴清德總統也強調是「暫時性關稅」,後續只要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台股加權指數則是從一度下跌374點,收斂跌點,終場下跌108點,收在23434點;櫃買指數表現強勢,行情開低走高,終場還上漲0.88%。



對於目前的關稅進度,法人圈並不悲觀,認為我們都還沒正式承諾開放市場或大舉投資,手中還保有籌碼,而美方已經展現善意降低稅率,此一結果比預期好很多。



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博士指出,聽到關稅20%,大家第一個直覺是跟日韓的15%相比,但如果細看,日韓做了很多讓利,包括開放市場與大量投資,反觀我們,包括市場開放、投資等方面,都還沒有正式承諾,美國就非常善意地把關稅降到20%,整體來看,這是好事情。



李鎮宇說:「畢竟我們跟日韓不一樣,日韓有汽車232條款,但台灣是半導體232條款,如果我們在第一階段就把所有籌碼都打出來,那半導體怎麼辦?賴清德總統在記者會說,要把半導體232跟對等關稅一起談,從這角度來看,這個談判結果還算可以接受,比預期好很多。我們很有機會複製日韓的汽車產業拿到最低關稅,只要我們半導體可以拿到最低關稅,就是成功」。



李鎮宇說,重點不是單看稅率多少,因為大家都被課徵關稅,所以好壞是比較出來的,只要我們能夠守住半導體,就是成功的談判。



至於台幣升值,是否也一併納入關稅衝擊計算?李鎮宇並不認同,他說:「匯率有漲有跌,不能說關稅稅率多少,再加上匯率升值多少,好像加起來一瞬間被課徵多少關稅,這個說法怪怪的,好像說智商90,加上體重90,所以我的智商變180,這2個東西不能加在一起,因為匯率是會貶回去的,這個加法是錯的」。



李鎮宇認為,我國對美國出口,主要是AI半導體跟伺服器,都跟美國科技巨人的資本支出有關,按計畫每季執行,所以台灣今年下半年出口還是蠻強的,如果內需這一塊能夠再多加強一點,政府能針對關稅受傷的產業,比如工具機、塑化業,提供一些優惠條件,來提振傳產業,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是有機會上修,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台股今年還是有機會再往上走。



李鎮宇說,今年會是一個很像空頭的多頭年,身處其中,很多事件讓市場高低震盪起伏非常厲害,像今天早上關稅一出來,就是很大的震驚,市場非常緊張,但每一次暴跌都是買點,比如說今天台股一開跌了近400點,但若進場去買,結果是低點。



李鎮宇(下圖右三,台新銀提供)說,今年大家都太低估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第2季經濟成長率接近8%來看,如果第三季與第四季,真是1%的話,那現在台股應該崩跌的,但事實上,台股其實相對還是強的。





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團隊今天舉辦「2025投資趨勢論壇」,李鎮宇是在論壇前接受媒體聯訪時,做上述表示。



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上圖左四)在論壇致詞時表示,今年適逢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合併為「台新新光金控」,躍升臺灣第四大金控,將藉由集團資源與通路優勢,協同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子公司全面升級財富管理服務。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上圖右二)分析,當前市場正從預期降息轉向觀察實際經濟數據,債券投資應秉持紀律與長期視角,建議投資人應聚焦債券的穩定收益特性,透過中長期持有、投資等級債、多元配置降低波動風險,同時採取分批進場與定期定額策略,以平衡利率不確定性。



他強調,無論是選擇債券ETF或基金工具,投資的關鍵都在於耐心與規律,才能在利率下行週期真正發揮資本利得與收益的雙重優勢。



「鉅亨買基金」認為,隨著各國關稅陸續敲定,加上台美有機會朝向更好的稅率協商,關稅議題幾乎確定近尾聲,不確定因素進一步消除,投資人關注焦點可望重回基本面。在AI成為全球下一波科技與資本紅利的主戰場下,宜把握市場震盪之際,伺機布局台股基金的良機。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表示,各國關稅協商大致告一段落,美國身為主導談判者,是最大贏家。市場焦點將逐漸回歸基本面,特別是美國經濟與企業獲利狀況。回顧美國股市的歷史結構,企業獲利增長才是推動股市長期表現的真正動力,占總報酬貢獻度超過九成;相比之下,估值變動的影響有限。顯示投資人不應被短期政策情緒牽動,更應關注產業發展與企業競爭力。



此外,張榮仁指出,除了美國,台灣也將因AI浪潮受惠。隨著AI技術快速演進,全球資本正加速湧入相關產業,尤其是美國四大科技巨頭:Google、Meta、微軟與亞馬遜,2024年在AI基礎建設的資本支出總額達2380億美元,預估至2026年將擴大至3780億美元,成長近六成。



張榮仁認為,台灣在半導體、伺服器、網通設備等AI核心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具備關鍵零組件的全球競爭優勢,即便面對高稅率,仍可望受惠於這波產業動能。儘管台灣尚未進入最終協議階段,稅率僅屬暫定,仍保有進一步磋商與下調的機會。



張榮仁認為,相較日本與韓國,透過談判及提出巨額投資承諾分別換取15%的優惠稅率,台灣若能比照日韓模式提出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未來有望爭取相同待遇。市場應聚焦在政策背後所代表的協商空間,而非現階段的稅率本身。



整體來看,關稅問題只是過渡階段,AI產業才是長期決勝關鍵。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有望站穩全球AI投資紅利第一排。張榮仁建議投資人聚焦具競爭優勢的AI產業,鎖定半導體、資料中心設備等關鍵領域的基金,趁市場震盪機會伺機佈局,把握在全球資本轉向新科技時代中搶得先機。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灣目前稅率高於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可能使台股短線較為震盪,不過,AI需求強勁、成長趨勢明確,訂單受關稅影響較小,而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關鍵地位,因此逢拉回為卡位中長線行情的時機。目前台灣仍持續與美國協商爭取調降稅率,留意後續台灣能否在半導體關稅爭取到優惠稅率。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灣對美出口,約八成涉及美國232條款,後續半導體晶片的關稅結果,將是市場關鍵指標。電子業因國際產能布局較分散,且部分伺服器產品仍可透過墨西哥轉運享有免關稅優惠,短線衝擊相對有限;消費性電子與傳統製造業因產線集中度較高,可留意後續影響。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長線來看,AI受關稅影響較小,在AI浪潮與全球創新需求驅動下,台灣於全球科技供應鏈的角色仍具關鍵地位。台灣雖面臨關稅干擾,但具成長潛力的產業仍可望扮演支撐要角,相關類股後市不看淡,回檔反而提供中長線投資布局良機。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此次措施雖不若市場最悲觀預期,但仍將對傳統產業造成實質衝擊,並提醒8月10日前美方是否延伸關稅至半導體與ICT產品,將成關鍵轉折點。



林啟超指出,目前公布之20%對等關稅,並非針對全產業,而是聚焦非電子產品的傳統產業,包含鋼鋁、水五金、汽車零組件等。以2025年出口美國總值預估1500億美元計算,傳產占比約30%,相當於400至450億美元。課徵20%關稅後,年衝擊金額可能高達70至80億美元。此外,傳產業者亦須面對中國供給過剩與價格壓力,以及近期匯率波動所帶來的匯兌風險。



林啟超強調,目前台灣對美出口,七成為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該領域目前仍屬零關稅範疇,若8月10日前美方針對「232條款」進一步調整課稅政策,將可能帶來實質影響。惟半導體具高度替代困難性,市場目前關注點在於美方是否將該區塊排除,若能維持零關稅,對於台灣整體出口與產值影響可望放緩。



林啟超觀察,儘管政策消息釋出,台股今日跌幅約0.46%,新台幣小幅震盪,市場反應仍相對溫和。對比亞洲市場,韓股跌幅3.9%,日股與台股表現相近,顯示外資對台灣經濟基本面仍具信心。未來台股走勢與亞幣動能,除半導體最終關稅稅率外,將更取決於兩大因素:一為全球AI應用是否持續驅動出口動能;二為美國聯準會明年降息節奏,若聯準會領導層調整後政策走向鴿派,亦將左右未來亞幣匯率表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