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財損5年爆增11倍! 傳金融界推「跨銀行聯防機制」反詐
財經中心/楊思敏、戴亞倫 台北報導
去年台灣詐騙財損金額超過500億,各家銀行都有打詐措施,最近更傳出,金融界在討論"跨銀行聯防機制"。民眾在第一間銀行提款被攔後,可能轉往其他銀行,如果能即時警告其他業者,就能補好破網,多一道防線。

受騙民眾鄭伯伯:「因為我一向是很相信人家的。」
行動不便、84歲的鄭伯伯,曾碰上假交友真詐騙,女子苦情攻勢借錢。當老先生把百萬退休金領出來,對方拿到錢後就人間蒸發。
受騙民眾鄭伯伯:「心裡是想我怎麼這麼倒楣,會碰到詐騙集團。」
過去不少個案,都是銀行員臨櫃及時攔阻,才防止民眾血本無歸。為了更有效反詐,傳出銀行業有在討論"聯防機制"。

台科大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羅天一:「客戶會注意到,為什麼你可以知道,我上一次的行為,而連動到這一次我的匯款,個人行為相關的暴露性,是不是要在,這個跨平台這邊被揭露,我覺得這是有它的討論性。」
銀行現有防詐措施,兆豐有T+2延後交易猶豫期,爭取時間懷疑和求證,北富銀打造AI模型,偵測異常交易和帳戶,凱基則新推出,大筆金額交易時,通知"指定聯絡人"服務。

2024年,詐騙財損金額高達502億,是5年前的11倍。詐騙集團手法日新月異,逼得金融界端出新措施阻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