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攤販滿街銷售「中國蓮子」含毒! 食藥署驗出黃麴毒素超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養身食材竟成「毒」物!食藥署今(4)日公布「114年4-6月食品真菌毒素監測檢驗結果」,只有一件不合格,是在台東流動攤販抽驗的到中國進口「蓮子」,檢出總黃麴毒素超標,衛生局追查上源業者已命限期改正,但因為已經沒有可供複抽驗的產品,無法開罰,將列為再次抽樣對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養身食材竟成「毒」物!食藥署今(4)日公布「114年4-6月食品真菌毒素監測檢驗結果」,只有一件不合格,是在台東流動攤販抽驗的到中國進口「蓮子」,檢出總黃麴毒素超標,衛生局追查上源業者已命限期改正,但因為已經沒有可供複抽驗的產品,無法開罰,將列為再次抽樣對象。
食藥署這一波是與各地衛生局於4至6月完成262件食品檢驗真菌毒素,包括花生製品84件、紅麴製品17件、穀類39件、咖啡類24件、嬰幼兒食品15件、香辛類12件、其他食品71件(包含果乾類10件、堅果類14件、乳類8件、黃豆類9件、食用油脂7件、飲料類11件、蓮子4件、塊根或塊莖等之粉體6件、芝麻2件)。
稽查結果,在台東市流動攤販郭姓業者處抽驗到的「蓮子」,檢出總黃麴毒素17 μg/kg(標準:10 μg/kg)與規定不符,來源廠商為高雄市臻德生藥科技有限公司,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命業者限期改正,期屆無產品可供複抽驗,後續列為加強管理。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表示,該批違規的「蓮子」為進口的產品,產地來自中國,販賣食品若違反食安法標準,不合格產品應下架、回收並銷毀,違反者經命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最高可處罰新台幣300萬元。不過,由於該進口業者已沒有可供複驗的產品,因此,另列為再次抽樣對象,加強管理。
食藥署強調,將持續加強市售食品真菌毒素監測,倘經抽驗與規定不符者,移請地方衛生機關依食安法及相關規定處辦,並將違規業者列為加強稽查輔導對象,以維護國人食的安全。
照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12歲童身體異變「像扭毛巾」四肢扭曲! 台大深腦刺激扳直脊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