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限來到而美國就業數據疲軟 全球股市下跌

發布時間:2025/08/04 15:26:28
更新時間:2025/08/04 15:36:09
FaceBookcopyLinkLine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與歐盟、南韓等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在8/1美國給予各國的談判截止日公布數十國對等關稅,介於10%-41%、預計8/7生效,關稅政策牽動市場信心,加以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疲軟、前兩個月數據也遭下修,經濟前景擔憂重燃,美股走弱領跌全球股市收黑。就資金流向而言,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續獲資金淨流入160.42億美元,較上週流入金額顯著下滑,其中美國獲98.06億美元資金淨流入,歐洲與亞洲分別獲4.03億與0.35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反觀中國、日本與拉美市場分別遭47.51億、2.09億與0.93億美元淨流出。產業ETF部份,前三大淨流入產業分別為科技、通訊與主題型,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能源、非核心消費與保健。

關稅大限來到而美國就業數據疲軟   全球股市下跌
館睡大縣道 全球股市下跌(圖/民視財經網)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8/1新對等關稅出爐,加上5~7月非農就業人口意外大幅遭到調降,川普撤換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Erika McEntarfer、聯準會理事庫格意外辭職等消息,增添市場不安情緒,也成為投資人獲利了結的藉口,短線技術面先觀察主要股市本波修正回測季線至年線支撐。著眼時序進入八~九月,向來是美股表現較溫吞的夏季行情,加上半導體及藥品關稅等行業關稅結果將揭曉,亦將增添市場擾動,所幸觀察川普政府公布新對等關稅政策,仍保留與各國後續談判空間,預期美國經濟第三季短暫放緩但不至於陷入衰退,第四季經濟動能可望隨減稅政策發酵而逐步回升,伴隨聯準會有望降息營造寬鬆資金環境,全球風險性資產短線震盪無礙長多格局,建議採取全球化配置掌握多元契機。


關稅大限來到而美國就業數據疲軟   全球股市下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核心配置首選平衡型基金、複合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股市持續看好長線趨勢正向的科技及創新科技產業,非美元資產看好全球債券型基金、日本及印度股票型基金,納入日圓避險、澳幣避險及歐元資產,並以5%~10%配置黃金產業型基金,提高投組多樣性。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表示,美國經濟仍維持堅韌,不過貨幣、財政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投資人信心與廣泛股市在下半年的表現,持續以金融條件作為觀察未來經濟表現與聯準會政策的領先指標。股市表現集中程度改善,近期在消費耐久財、能源與科技看到選擇性的機會,而非投資級債殖利率仍具吸引力,採取平衡與選擇性策略精選標的,投資級債在利差收窄下吸引力降低,相對更看好房貸抵押債評價面機會,公債則仍可提供防禦功能。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成長股投資人應持續投資AI服務、AI基礎設施公司,大多數分析師也認為他們蘊藏巨大獲利機會,不過,投資人尚未充分考慮到能透過使用AI來提高營運效率並獲得槓桿作用,能充分利用AI的前瞻性史坦普493企業所蘊藏的巨大機會,AI遠超出投資人的認知範圍,仍有很多領域尚未得到合理定價,AI應用於科技之外領域時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與創新浪潮的機會更值得期待。


關稅大限來到而美國就業數據疲軟   全球股市下跌



亞洲股市外資動向:韓股居過去一週亞股吸金王寶座

過去一週外資資金於亞股操作多空互見,南韓、台灣與泰國股市獲外資淨買超,美國與南韓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南韓之關稅稅率設定為15%,抵減南韓財政部提議提高企業稅率與資本利得稅之利空,韓股獲9.73億美元淨買超居過去一週亞股吸金王寶座,印度、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股市遭外資淨賣超,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擬對印度課徵25%關稅,並威脅就印俄能源交易對該國予以額外懲罰,印股遭18.36億美元外資淨賣超最為嚴重。


關稅大限來到而美國就業數據疲軟   全球股市下跌



債市ETF動向:避險情緒升溫,各類債市均獲資金淨流入

美國就業數據疲軟、避險情緒升溫,推升債市買盤,過去一週淨流入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攀升至99.77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淨流入64.24億美元,亞洲與歐洲債市分別獲9.4億與2.61億美元淨流入。由債券品質分類,投資等級債市淨流入規模增至54.5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市也獲4.12億美元淨流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及符合美國Rule 144A規定之私募性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現今美國非投資等級公司體質改善,信評達BB以上佔比高於五成,因此即便經濟成長力道轉弱,企業違約風險仍可控,加上殖利率仍處7%以上水準,可彌補潛在風險,因此市場需求穩固、創造有利的供需技術面優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如今投資人於債券市場能獲得的正實質回報,對固定收益來說是多頭環境,但由於流動性充沛等因素,投資人太過於迷信固定收益能帶來超額報酬,因此投資人必須調整對回報的期待,不能期待固定收益像股票一樣大幅獲利,而應該是投資組合中的穩定器。

[[注意:本頁不代表對任一個股的買賣建議,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