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帽子都是談判策略 韓國靠「這招」讓川普點頭降關稅15%

發布時間:2025/08/08 20:50:42
更新時間:2025/08/08 21:05:12
FaceBookcopyLinkLine

圖、文/財訊雙週刊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東時間7月22日,美國宣布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銷美商品關稅稅率,從原先的25%降至15%;前述消息,使當時還在和美國磋商,同樣面對25%關稅威脅的韓國壓力倍增,談判團隊必須設法與美方敲定條件不遜於日本的協議。

連帽子都是談判策略 韓國靠「這招」讓川普點頭降關稅15%
連帽子都是談判策略 韓國如何讓川普點頭,把關稅降到15%?(圖/民視財經網)

 為了達成任務,韓國政府和產業界分進合擊,包括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以及韓華集團副董事長金東官等人,都在7月下旬赴美,與當地官方人士接觸,釋出願意長期投資美國的訊息,盼能於對等關稅暫緩期「大限之日」(8月1日)來臨前,促成韓美貿易協議,降低關稅稅率。

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表示,企業在美國擁有至關重要的人脈網絡,可協助從商業角度,與美方溝通貿易談判的重要性。

政府和企業聯手 造船產業計畫是關鍵

事後,韓國在7月30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從25%降至和日本相同的15%,條件是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並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進一步拆解3500億美元的投資額,其中2000億美元,涉及兩國在半導體和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另外1500億美元,則用於以「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為名的造船產業計畫。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規模1500億美元的造船產業計畫,是促成美韓貿易協議的關鍵。「事實上,如果沒有造船(計畫),談判可能會陷入僵局。」金容範說。

韓華集團旗下的造船企業韓華海洋,於去年底收購了位於美國賓州的費城造船廠,且之後還可能收購更多造船廠,並與隸屬現代集團的韓國造船海洋工程公司(HD KSOE),以及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重工聯手,成立「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工作團隊,與美方進行合作。

《財訊》雙週刊指出,韓美兩國基於「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計畫,展開的具體合作項目,包括建廠、人才培養、建立造船供應鏈,並為美國海軍軍艦提供「維護、修理和翻修」(MRO),相當符合美國總統川普重振美國造船業的目標,還可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使該計畫被視為韓美敲定貿易協議的關鍵。

特製帽子及時送達 助磋商順利達陣

韓國談判團隊除了針對「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計畫做足準備,還訂製了繡上「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字樣的紅色(共和黨代表色)帽子,乍看之下,和川普經常戴在頭上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帽子,極為相似。

金容範向媒體指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寬(Kim Jung-kwan,音譯),在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磋商時,藉由這頂帽子和「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看板,說明計畫內容,獲盧特尼克讚賞,「這是個絕佳主意」。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透露,由於韓美談判進展比預期快,韓國談判團隊急需這頂「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特製帽子,因此當帽子一製作完成,產業通商資源部便設法找到一名搭乘直飛華盛頓特區班機的大韓航空員工,讓這名員工充當「快遞」,在24小時內,把帽子交到韓國談判團隊手中。

《財訊》雙週刊分析,雖然談判暫告段落,但就和美國與其他貿易夥伴達成的協議一樣,韓美貿易協議仍有許多細節尚待釐清。8月4日,金正寬在首爾與韓國工商團體會晤時,就有與會代表直言,「現在聲稱談判結束,還為時過早。」

韓國產業界呼籲,政府應更加關注貿易協議的細節,讓產業發展策略,能夠因應當前的關稅問題和貿易環境。…(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

從工地監工到年收破20億元!劉恒昌10年拚出萬豪成績單,飯店賣的是「被照顧的感覺」


不是Dyson、Panasonic!TESCOM吹風機,如何成為六成日本美髮師的首選?


石破內閣倒數中!日本民意轉向民生 「特拉斯式衝擊」成經濟最大警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