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會前夕 烏東民眾對和平盼望與恐懼交織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斯拉維揚斯克14日專電)俄烏戰事膠著之際,國際社會關注美國與俄羅斯領導人預定本週五於阿拉斯加舉行的高峰會,是否為戰事帶來突破進展。其中,領土主權議題再度成為焦點,烏東地區為關鍵。中央社記者近日走訪位於烏東的斯拉維揚斯克(Slovyansk),當地居民對和平盼望殷切,然對主權與未來歸屬仍存分歧。

斯拉維揚斯克位於頓內茨克(Donetsk)州,距前線約23公里。儘管城市人煙稀少,但可見老幼居民與大量軍人穿梭街頭,裝甲車輛頻繁出入。部分咖啡館與餐廳仍持續營業,但多數商家已用木板封住門面,街頭氛圍還算輕鬆。
市內亦可見戰爭期間臨時的避難設施,設有加固牆體與簡易座椅,估計可容納20人左右。不過,多數避難所外牆佈滿塗鴉,顯示使用率不高。雖未聽見密集砲火聲,城市街道卻遍佈戰火遺痕。月初俄軍空襲當地一間飯店,建築遭轟出大坑,波及附近民宅。
住在飯店附近的居民安東妮亞(Antonia)表示,空襲發生時她身在五樓,「所有東西都在燃燒,滿街都是火光,很嚇人。」她說:「我只希望明天一切都結束,那就會有結尾,和平。我就能好好睡覺,好好醒來,哪怕最後是非洲人、中國人或是誰來我都不介意,天上的貓也好⋯⋯。」
安東妮亞表示,「以個人而言,這根本不是生活,我每天坐著,耳朵聽着聲音,思考我應否去睡?躲哪裏去?地下室?但萬一來的是大型(飛彈),那這地下室都救不了我們。」
在當地行醫的塔季揚娜(Tatiana)則指出,她理解部分居民對蘇聯時期仍有情感連結,但強調時代已不同。「我們一直都過得好好的,直至俄羅斯在2014年攻擊我們。」
「我們如何可以和向我們發射砲彈的人共存?」她說。
塔季揚娜明言反對斯拉維揚斯克落入俄方控制,對於即將舉行的美俄峰會,她表達對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支持。「我不認為(川普與蒲亭)可以達成協議,因為我們的總統說不會割地求和,我個人都反對。我是烏克蘭人,我想在烏克蘭生活。」她也透露,已開始準備萬一需要撤離的打算。
居民謝廖日卡(Seriozhka)直言,一旦斯拉維揚斯克與鄰近的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失守,「那我們就等同進入俄羅斯統治,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美俄兩國領導人預計於本週五會晤,外界關注是否可能達成停火共識。綜合烏克蘭與美國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擬提出烏軍撤出頓巴斯地區、即盧甘斯克(Luhansk)與頓內茨克兩州的條件作為其中的停火前提。
斯拉維揚斯克與克拉莫托斯克為烏軍目前在頓內茨克州的兩大戰略據點,亦具歷史象徵意義。2014年,頓巴斯地區爆發親俄分離主義運動,在俄軍支援下一度占領斯拉維揚斯克等地,隨後部分地區遭烏軍收復。自此,克拉莫托斯克成為烏克蘭在該州的臨時行政中心。
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日前重申,不會以割讓領土作為和平代價,並警告若從頓巴斯撤軍,恐形同替俄軍開啟新一輪攻勢。儘管如此,歐洲與烏克蘭領導人展開密集磋商,可能針對領土議題展開有限度討論。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日前於記者會中表示,各方就美俄峰會議題初步形成五項原則,其中包括烏方願以現有戰線為「接觸點」(contact point)展開對話,但不承認任何遭占領地區為俄領土,烏國邊界仍將維持法定現狀。(編輯:陳承功)1140814